阅读历史 |

分卷(53)(2 / 3)

加入书签

转身气急败坏地指着姜羡余骂:你他娘怎么还动手打人呢?!你你该不会是和仁心堂一伙的吧?大家快来看啊!仁心堂的大夫伙同这个无赖抢我儿子,还说他们不是黑心药堂!

他朝药堂外的围观百姓寻求认同与帮助,却见众人面露不满。

你他娘才是无赖!那是平安镖局的姜小少爷,给灾民捐钱捐物、还亲自去淮安救回钦差大臣的姜小少爷!

闹事男子脸色一变,没想到对方这么大来头,立刻有些怂了。

这时他突然看见仁心堂的大夫解开他儿子身上的包裹,抱孩子往药堂里头去,立刻转移了目标。

你站住!你要把我儿子带去哪?!

他绕过姜羡余想往药堂里冲,却被姜羡余一把拽住甩回门外。

那是你儿子吗?

闹事男子急眼:怎么不是?!那就是我儿子!你凭啥说他不是?!

如果那是你儿子,为何他刚才那么怕你?姜羡余反问,方才大家都瞧见了,那孩子睁眼一见你就哭,也不要你抱,你真是孩子亲爹?

人群里立刻响起嗡嗡地议论声:不会是人贩子吧?

对啊!哪有不给孩子治病、开口就要药堂赔银子的亲爹?

胡说八道!闹事男子气得涨红了脸,那就是我儿子!哪家孩子病了不哭不闹?闹两下怎么就不是我儿子了?!

姜羡余抱着胳膊冷眼瞧他:你进城要查户籍吧?去谢家领棉衣也验户籍了吧?户籍上你有儿子么?

闹事男子神色一变。

前两年村里修路,每户按人头出劳力或出银子。村长说小孩儿也受益,有户籍就得算人口,他就自作主张没给自家儿子上户籍。

这事儿让村长记了一笔,后来一直推脱不给他儿子上户籍。如今他家户籍上确实没他儿子的名儿。

我、我儿子还没上户籍!但我们村的人都能作证,那就是我儿子!

姜羡余却冷笑一声,没上户籍就好办了。

我给你十两银子,你儿子从今往后和你没有瓜葛。

闹事男子眼睛一亮,但很快压住惊喜的神色:不成!最少最少三十两!

八两。

二十两!不能再少了!

五两。

十两就十两!

五两。姜羡余冷眼看向他,我如今只愿意出这么多,你可以问问旁人。

闹事男子扭头看向围观百姓。

眼前这光景谁还买娃娃?遭了灾日子都过得紧巴巴,哪里养得起孩子?

就是!买个壮年奴才也不过五两银子,买个小娃娃不划算!

那娃娃还生着病呢,谁知道得花多少药钱。

闹事男子一听,转头朝姜羡余伸出手:五两就五两!

他原本就打算讹药堂五两银子,这会儿五两银子到手,还能甩掉一个累赘,简直求之不得。就是今后少了一个来钱的法子可来钱的法子总会有的,他安慰着自己。

姜羡余从钱袋里摸出五两银子,对他道:你写个契书,今日把你家孩子卖给我,往后他姓甚名谁都与你没有瓜葛。

闹事男子二话不说,请药堂的药童写了契书,拿了五两银子头也不回地离开。压根没问一句孩子的病情。

半个时辰后,姜羡余带着稍稍退热的孩子以及几包药回到平安镖局。

不是给你情哥哥送汤圆去了?姜母疑惑道,怎么还带了个孩子回来?

你不会是知道自己生不出孩子,就随便捡一个回来糊弄我和你爹吧?

姜羡余:

娘,您就别讽刺我了。我就是见他可怜,想着反正我们家也收养了苏和,不如把他也留下,收做徒弟。

别!姜母睨他一眼,你爹可不想再收徒弟了,你跟苏和两个臭小子就够他烦了。

那他以后就是我徒弟!姜羡余道,这总行了吧?

姜母冷哼一声:出息了啊你!都出师收徒了是吧?

好了他知道了,这个家没有他的地位了。

不过姜母最后还是同意把这个孩子留下,尤其在听说孩子亲爹是那副德行之后,心底更是对这个孩子生出许多怜惜。

傍晚那孩子就完全退了烧,睁开眼看见姜羡余,似乎认出他就是把自己从坏爹爹手里救出来的人,弯着眼睛笑了。

还有反应,能认人,没傻!姜羡余因此放下了心。

这回他仔细观察了这小孩的长相。他的眼睛又大又水灵,鼻子嘴巴长得也不赖,一点也不像那个无赖父亲,想来是随了娘亲的长相,将来长大了恐怕也蛮俊俏。

仁心堂的大夫说这孩子烧了好几日,孩子父亲上回就逼他们退了药钱,今日又来讹钱,十有八九是故意的。如今这孩子用了药便成功退热,可见原先那无赖肯定用了别的手段让孩子一直生病。

于是姜羡余找来下人吩咐了几句,让他们悄悄找到那个无赖,让他也尝尝不穿衣服泡冷水挨冻的滋味。

用过晚饭,姜羡余又煮了一小锅汤圆送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