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番外一:七月的到来(1 / 10)

加入书签

“把吸管剪成约3长的小段,橡皮筋穿过纸杯的小孔,固定吸管于纸杯两边外……在纸杯的上部,用同样方法钻出两边的孔,利用橡皮筋固定吸管的同时也穿过下一个纸杯的孔……”

刚过完除夕没两天,大年初三的十四街就冷清了许多,街里许多人都回了乡下老家访亲寻友,平日里都热热闹闹的街里难得安静了下来,0101号小洋楼里的阿宣的情绪却不像这古井无波的街道那么平静,此时此刻她正坐在客厅的大窗前拿着灯笼制作教程愤愤不乐,桌面上摆了一桌子的彩纸片、纸杯、胶带以及无数个作废了的纸团子。

谁能想到,如今在外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女老板阿宣,竟在家里为儿子的寒假作业一筹莫展,她气急败坏地把刚刚裁坏的灯笼拆掉扔进垃圾桶里,朝着厨房方向嚷嚷:“陈阿铭啊,你说说这学校老师到底是哪根脑袋的弦断掉,才会给一年级的小朋友布置这样的作业啊,还制作新年灯笼?我看啊,分明就是在为难我们家长!现在的学校哦,还真是白痴。”

厨房半掩的推拉门被打开了,厨房里的热气散出了些,涌出几团白烟,阿铭从厨房里探出头来,身上系着个金色头发小猴子的卡通图案围裙,手上还端了刚炖好的猪脚,好脾气地安慰自家老婆:“又怎么啦?好端端抱怨起学校来?”

阿宣气郁未消,抱怨学校老爱布置些手工作业,今天做风车,明天做飞镖,后天做木剑,寒假正逢过年,这回好了,让做新年灯笼。

“哎呀,下次直接叫做飞船好了啦,做好了直接载着你们飞回宇宙。”阿宣抱怨又像撒娇,惹得阿铭大笑起来:“那还得拜托你这个巧手,做个漂亮点的。”

阿铭把手洗干净,走过来看看小桌子上一堆惨不忍睹的“废品”,儿子的小脑袋低着,手上还在忙活着剪纸,阿铭呼噜了一把儿子又黑又卷的头发:“怎么阿梯不自己动手做灯笼呀?惹你的麻烦老妈在这动气。”

阿梯的小脑袋抬起来,黑葡萄一样的大眼睛眨了眨:“我有自己做啦,是妈妈不满意。”

阿梯刚上了半学年的一年级,到七月份才满七岁,年纪虽然还小,却异乎常人的乖巧懂事,阿铭摸摸儿子后脑勺,阿宣给孩子穿着红色的新年套装,袖子边滚着白绒绒,帽子上还有一对厚实的小熊耳朵,配上阿梯玉雪可爱的小圆脸蛋和卷毛毛,活脱脱是个年画娃娃,阿铭越看越觉得小家伙可爱,真不愧是他俩的儿子。

一转眼时间飞快地翻过去七年,当年十四街上闹闹哄哄一群初出茅庐的小年轻们,如今已是过了而立之年,褪去当初青涩莽撞的模样,成家立业,再翻看起当年在街里大家闹作一团玩泥巴的照片,遥远得好像上辈子的事情了。

阿铭和阿宣的婚姻走到了第七年,传说中的七年之痒并没有如期到来,两人大约在年轻时已经疯过太多,走入婚姻后也渐渐消磨了年少的锐气和棱角,两人磕磕绊绊一路走来,从不成熟的牵扯纠葛,到后来终于学会好好的包容和相爱,小日子倒是过得算美满。

只是生意上的事还是又多又杂,两人正是年轻力盛拼事业的时候,阿铭这些年跟着阿宣妈妈跑事业,如今也算是能稳稳当当的自己独当一面,把公司的事务撑起来,阿宣妈妈自是偷着乐,女婿得力,自己也好早些退休,和亲友们喝喝茶逗逗猫,游山玩水去了。

阿宣结婚不久,就琢磨出了新的赚钱门道来,她早些年在日本,那里衣服饰品和各类小玩意样式都很多,比起本地自然也新潮许多,她想着联系日本那边的好友,不如就搭个桥梁做来往的生意,阿宣说做就做,风风火火跑去日韩选品,购了许多物美价廉的衣服化妆品回来卖,果不然市场大好,年轻漂亮的小姑娘们要把门店踏破,阿宣的店成了街上最受欢迎的。

新店还没红火几个月,阿宣就怀了宝宝,本来阿宣不当回事,怀着孕还要穿高跟鞋往店里招呼,生怕雇来的员工不得力,阿铭可着急坏了,非让她待在家里好好养着,一周陪她去店里两三次,其他时候都让阿宣在家里养胎。

阿宣哪里是闲得住的性子,一开始还招呼阿龙和娜娜陪她看电影打发时间,但两人也都忙碌,阿宣不好总占用她们时间,于是又叫妈妈买了十字绣、羊毛毡,在家里做些手工消磨,可让阿宣喝酒打牌控场子那是简单事,穿针引线来绣花她却并不擅长,没几天就无聊得直哼哼。

阿宣在家里歪了两天,用着电脑突然起了新点子,这买卖生意自然越大越好,现在店虽是红火,但毕竟这里小地方还是太局限了,干脆用线下最流行的互联网,把这生意扩展到各个地方去。说干就干,当晚阿宣就找来了阿柯和娜娜商量,寻思着在网上搞个店,各种货物都可以拍照挂到网上叫人浏览选购,再通过邮寄的方式寄递到网友手里。

阿宣这点子实在妙,网店就叫“十四街之家”,阿柯利用自己的互联网知识,把网店好好的开了起来,这下子不仅阿宣海外淘来的衣服、化妆品和小玩意能放在线上卖,就连阿龙的海产品、阿凯的新碟片,都一并推销了出去,大家乐乐呵呵,直夸阿宣真是怀孕也立功,日后怕不是要生出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