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3节(1 / 3)

加入书签

隆科多看着性格刁钻,武力值不行,而莫尔根算是武将,一只手就能拿捏他。

“嘶!疼!别……别……我知错了。”隆科多能屈能伸,立马求饶。

莫尔根这才放下手。

隆科多嘿嘿笑道:“您都出海两年了,我儿子都能跑了。啧啧,再晚点,我恐怕就儿女双全了。”

“儿子?”莫尔根震惊地看着他,然后一拍脑门。

是了!他出海之前喝了隆科多和那日雅的喜酒,现在确实时间不短了。

想到此,他大手再次拍了拍对方的肩膀,“行啊!能耐!”

隆科多一边龇牙忍痛,一边笑道,“那可不!”

过了片刻,梁九功带着两名小太监出来,两名太监一人端着一口深口铜锅,一人端着碗。

梁九功笑道:“莫大人,巧了,今天是腊八,宫里准备了不少腊八粥,皇上听闻你们在外面,让奴才备了这些腊八粥出来,给大人们尝尝味。”

莫尔根连忙道:“多谢梁公公!”

梁九功请莫尔根等人去了偏殿耳房,让人给他们舀了八宝粥吃。

莫尔根顺便问了地震的事情。

隆科多轻松道:“有姐姐在,你担心什么。放心,家里一个都没少。”

莫尔根心彻底放了下来。

……

乾清宫中,莫尔根将路易十四写给康熙的国书递了过去,路易十四给康熙的礼物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送进宫。

莫尔根:“路易十四此次派出了四名使节前来觐见,其中两名使节病了,现下都留在福建,不知皇上何时见他们。”

康熙看了看,“不急!”

现下京中才经历过大地震,触目可及都是废墟,他可没脸让那群西洋人看笑话。

“让福建总督好好招待他们,觐见的事情,朕会让礼部去办。”康熙说道。

之后莫尔根开始向康熙汇报了自己这段时间的见闻,虽然一些事情在奏折中早就提起,但是经过当事人描述后,更加让人震撼。

中午的时候,康熙留了莫尔根用膳,君臣一直聊到下午申时,康熙才放人走。

……

康熙第一天在朝堂上大力褒扬了莫尔根等人,同时晋封莫尔根兵部侍郎,兼一等御前带刀侍卫。

众人看着披了一层黑皮的莫尔根,虽然羡慕,可也知道莫尔根是九死一生才拿到这些赏赐的,对他也客气。

下朝后,莫尔根熟练地跟在佟国维身后,“姐夫,我怎么没看到索大人,他难道是病了,还是在地震中没了?”

之前上朝时,索额图和明珠经常吵架,今天只看到明珠,也没见那些大臣说起索额图,

佟国维听到这话,脚下打滑,差点一头磕到冰冷的石板上,还好稳住了身子,他擦了擦额头的虚汗,抬脚踢了他一脚,“说什么胡话呢?”

“哦……”莫尔根语气带着几分失落。

佟国维左右看了看,见没人注意到他们这边,轻咳一声,小声道:“索额图被撸了官职,目前在家里闭门思过。”“嘶——这么厉害!他到底犯了啥事?”莫尔根凑近,好奇道。

佟国维闻言,嘴角不禁露出冷笑,“他意图在地震时威逼皇上立太子!”

“啧啧!索大人真是老狐狸,可是六阿哥年纪还小,皇上年富力强,肯定不会答应他。”莫尔根同样嘲弄道。

“你不懂,今年皇上过得不容易啊!”佟国维长叹一口气,负手望天,望着灰蒙蒙的云空。

年初山东、河南等地遭灾,然后皇上接连丧子,在之后就是七月底的大地震,皇上大半年都在打击中渡过。

而且今年冬天比往年要冷上两分,若是没有地窝子,可以想象,今年冬天大清不知有多少人被冻死,对皇上估计又是一次重大打击。

在余震频率最多的那些日子,朝廷不止赈灾,也在暗地里抓人,那些意图颠覆大清,往皇上身上泼脏水的反贼可是一茬接一茬跳出来,这些事情皇上也没让宁儿知道。

莫尔根同样叹气,“你不说,我也能猜到。”

他有些郁闷道:“我之前快回来之前,原以为会如凯旋而归的大将军,受到民众夹道欢迎,谁知才落地,福建总督告诉我京师发生了地震,我简直快吓死了。”

地震啊!还不是小震,而是毁天灭地的那种,怎么让人不担心。

佟国维见状,安慰道:“等到明年吧!明年迎西洋人使节进京,你再陪着走一遭,让你打头阵。”

莫尔根想了想,觉得这个办法好。

……

就这样,磕磕巴巴,多灾多难的康熙十八年结束。

大清来到了康熙十九年。

因为三藩已经平定,台湾也收回,正月,康熙下旨,命徐元文、张玉书等人撰修《明史》。

同时因为去年七月大震,大清有一半地区受到影响,许多地方科举无法举行,所以礼部遵旨议定,今年特开恩科,四月举行乡试,九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