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节(2 / 3)

加入书签

,没过几天他的谎话就差点被彻底拆穿了。

陆小华当时正上着课,突然接到了发小的电话。

原来是他父亲进院了,医药费据说要花十几万,他母亲正准备去他小区那边闹,要他卖房子给他父亲救命。

“现在物价涨得快,你当初二十多万买进的房子一出手,翻上两番是最低的估算。”发小在电话里说,“他们算得可真好,治病花个十几万,剩下的就是你弟弟的老婆本,嘿,真是精打细算,绝对不给你留一星半点!”

明明是盛暑天气,发小的话却把陆小华浇了个透心凉。

这会儿可是典型的人情社会,他母亲真要为这事在小区里闹起来,再来个好事人往媒体那边一捅,“不孝”的大帽子铁定就要往他头上扣了。

陆小华说:“帮我挡一挡,回头请你吃饭。”

发小说:“成,我保证让她闹不成。”

陆小华安安静静地在树荫底下站了好一会儿,把电话打到了陆裕林那边。

陆裕林那边似乎很惊讶:“哥?!”

这个称呼让陆小华觉得更加心冷。

陆小华说:“照顾好你爸妈,别让他们再来打我房子的主意。这房子真不值钱,就连你去国外念书的钱都卖掉它可以拿到的钱要多,你有贵人相助,前程似锦,再这么闹腾下去对谁都没好处。好好说服你爸妈别再惦念着那间小破房,别让我瞧不起你,陆裕林。”

陆小华一口气说完所有话,挂断电话回到教室上课。

窗外的夏蝉“知了知了”地叫,吵得陆小华的精神再也没办法集中。

从小到大陆小华都是安分守己的人,偏偏经常被逼得不能继续安分守己下去。

比如他怕校外那些小混混怕得要命,可弟弟总是被欺负,他不能眼看着弟弟被打,每次都会挡在弟弟面前,结果回去以后又会遭到一顿怒斥或者一顿打,因为他总去“打架”;比如每次考试他弟弟总是病倒,他不得不照顾大半晚,第二天往往直接在考场上睡着,偶尔考好一次还被老师找去办公室,要他诚实一点别走邪门歪道。

一开始陆小华并没有察觉不对劲的地方,毕竟陆裕林是自己的弟弟,多疼一点不算什么。后来他才知道,那就是一个布局已久的陷阱,等他恍然大悟的时候已经变得孑然一身。

而那个时候陆裕林志得意满地出现在他面前,居高临下地对他说:“哥,你这辈子就只剩下我可以依靠了,你不想办法讨好讨好我吗?”

这就是陆裕林的意图。

他在进行着一场狩猎,并且已经把猎物逼到死角。

他要的就是让猎物在他面前摇首乞怜,一辈子都只当他的附庸。

陆小华并不是多有骨气的人,但是在这件事上,他弯不下腰。

☆、14 他真是太高兴了!

过了两天,发小就那边来消息说没事了,好像是因为有伙人去了医院一趟。

那伙人戴着墨镜,穿着西装,看起来浑身黑色会气质,一出现陆母就服了软,安安分分地在医院照顾陆父。

陆小华一听就明白是谁出面了,老板这是雪中送炭刷好感度来着,难为他日理万机之中还腾得出手来管这事儿。

不管是不是沾了陆裕林的光,反正总算了结了一桩麻烦事!

陆小华心情很好,上课时变得精神百倍。而且自从发现柯老愿意搭理自己,陆小华几乎每次下课都一路跟着柯老走到校车停靠的地方,争取比别人多十几分钟的“答疑时间”。

在柯老面前他始终不敢太放肆,一直都保持着乖宝宝形象,不过在遇到有争议的问题时陆小华顽抗到底的坏毛病就暴-露了,时不时在校车前拖着柯老继续辩。柯老无可奈何,只能笑骂:“你小子怎么就这么拧。”

校车司机也认得陆小华了,见着他跟柯老一起走来就说:“看来我得先去吃个饭。”

其他人都一笑。

柯老对陆小华的观感非常矛盾,既是喜欢又是不解——这么个肯学肯钻研的小子,怎么就得靠“走后门”进来?不过这种事到底不能搬到明面上来问,柯老也只好把这一页揭过了。

光是从开学这段时间的观察来看,他对陆小华这个学生非常满意。

临上车,柯老回头说:“明儿我要录文化论坛那个节目,你来帮我打打下手,八点钟,市电视台,别迟到。”

看着校车渐开渐远,陆小华还呆若木鸡地站在原地。

好事儿来得太突然,他简直不敢相信!

柯老今年虽然被安排下来带着新生,但市电视台最有口碑的“文化论坛”却还是离不开他。这个节目做得非常好,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很多有用的文化常识,以前陆小华就没少泡在这个节目补充“文化基础”。

要不是这些年来都是这个文化论坛的忠实观众,陆小华也不可能在某些问题上跟柯老辩起来。

陆小华还记得当年自己坐在打零工的快餐店里,边吸溜着素面边看过一个柯老的访谈。他甚至清楚地记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