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武器专家 第589节(2 / 3)

加入书签

能好,但也有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机动性差、操纵效能低,所以这种局面目前并不为广泛使用,要说最有名的,也就是米国人的b-2轰炸机,因为轰炸机并不是战斗机,完全可以不去刻意讲究机动性。

经过狮子优化之后,这一缺陷得到了完美的解决:分合式的襟翼,加机翼下发动机分流喷口。但对郑文中来说,他并不知道这些,虽然多年不做技术工作了,但从事这一行,这些东西不可能不清楚,看着无人机的状态,他就知道这架飞机绝对是飞了不少时间了,而且也不像是没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样子,心中很是好奇徐子陵他们是怎么解决的,但也知道这样的问题,涉及到核心技术,徐子陵是肯定不会回答他的,也就识趣的没有问起,只是围着无人机看个不停,意图在机身上能够看出些端倪来。

徐子陵看着他那不顾地上的灰尘,弯腰跪在地下仔细的看着机腹的动作有些好笑,不过也有些佩服他堂堂一个老总,居然能做出这个动作来,要是放到一般人身上,到了他这个位置,可绝对不会作出如此“有失体统”的行为来的,所以他这样做,还真是一个不失本色的人。

“看来你们解决了飞翼布局的局限性啊。”看了好久,郑文中这才从飞机下钻了出来,拍了拍裤子上的灰尘,一脸感叹的对徐子陵说着。

他看这么一下,就能看出这些来,徐子陵还真有些意外,笑了笑,说到:“何以见得?”

郑文中指了指飞翼后部边缘的襟翼,“这个襟翼的设计方式是闻所未闻的,虽然它到底是按照什么原理来设计的我没想到,但这绝对是用来增加阻力的,而且还有这里,”他又指向了机翼下方的一个微小缝隙的金属板,“如果我没猜错,这块东西后面应该有什么神奇的装置,是用来改变方向的,只是我想不到这到底会是一个什么东西而已。”

没想到他真能看出点名堂出来,让徐子陵很是惊讶了一把,拍了拍手掌,笑着说道:“郑总不去搞技术还真是可惜了,不过搞技术呢又更可惜。”

……

郑文中被他这话,说的一愣,随即马上又笑了起来,“这么说我是猜对了?”

“全部说中了!分合式襟翼,用来调整阻力,机翼下方参考了垂直起降技术,做了两个小喷口,加起来就是增加了机动性和操控性。”这东西算不是机密,所以徐子陵稍微解释了一下。

“哦!”听了解释,郑文中心满意足的点了点头。

再说下去,就是涉及到核心的东西了,问了徐子陵也不会回答,他当然不会自讨没趣的再问什么了。

“我很好奇,这架飞机是否已经可以进入服役阶段了?是否能够量产了?”这样的问题,他太想知道了,忍了一阵,他还是问了出来。

对于这样的问题,徐子陵显然是不会回答的,在他说完之后,只是笑而不语,这就让郑文中明白这里面应该是涉及到了上层协议了,因为光从商业角度来说,这个问题实在不存在太多保密的必要,既然徐子陵不说,唯一能够解释得通的那就是和上面有秘密协议,不过由此也证实他之前的猜想:这架飞机有可能已经进入服役阶段了。

不过他并不死心,因为这飞机对他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沉默了一下,他又向徐子陵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徐总能不能给我介绍一下这架飞机的大概参数?比如航程、携弹量。”

不详细的东西,徐子陵倒是可以说一说,也就没有故作神秘,就对郑文中说道:“满弹状态下,航程差不多在两万公里左右,挂架的话能够携带四五十枚常规小型导弹。”

……

郑文中能明白徐子陵口中的常规小型导弹是指中近程的空空导弹或者空地导弹,如果装载远程导弹或者巡航导弹之类的肯定就没有这个数量了,但中近程导弹的携带量能达到四五十枚,这已经足够的惊人了,要知道常规战机,一个挂点只能携带一枚导弹,而一架战机,最多拥有十多个挂点。

天啊,他觉得不知道该怎么来形容了。

“这岂不是能算得上是轰炸机了?米国人的b-2可都只能带十六枚导弹啊,而且空中加油一次还比不上它的航程。”良久之后,郑文中才说出了这么一句话来。

实在是徐子陵所说的数据太吓人了,他何曾听说过满载几十枚导弹的情况下,还能飞行两万公里的战机?这哪怕是一架客机都难以做到啊。

“它的作用就是用来做远程支援和打击的,所以注重了航程,牺牲了一些载弹量。”徐子陵见他拿b-2来相比,笑了笑,不置可否。

b-2是轰炸机,而影龙一号则是攻击机,两种型号定位不同,看似携带弹药的数量上影龙要多,但b-2携带的可是jda炸弹,这玩意一颗可以比得上影龙携带的中近程导弹好几颗了,相比之下,b-2能够携带十六枚jda炸弹,绝对是要比影龙要多的。

……

讨论一番无人机,狠狠的满足了郑文中一番好奇心,他这才把目光投到了“飞鹰”上面。

四千多公里的航程,成熟的垂直起降技术,完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