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9(1 / 4)

加入书签

「我本来真的不想讲,可是如果你这么执着的话,我就告诉你……」徐言菲断续唸着手上的稿子,最后看向我说:「然后呢!林靖颖到底要说什么?欸,你不能在这里结束啊!」

把最新一回的稿子交给出版社之前,我删掉了最后一句林靖颖关键的话。

徐言菲没等我回应就劈头说个不停:「林靖颖是不是要揭发邵雪的祕密?是吧?是吧!邵雪就是尹伊晟父亲常在联系的那支电话的主人吧?我猜对了吧!邵雪到底在做什么?他一定就是这一切事件背后的关键!」

我默默瞥了她一眼,说:「对,你猜对了。」我好倦,语气流露出一丝不耐。

「天哪,我猜对了!」徐言菲少见地双眼闪闪发亮,又问:「这不是根据你自己的经歷写的吗?欸,真正的邵雪有什么祕密啊?」

我心想,编辑这种身份还真是一针见血,小说里邵雪的祕密都还没有揭发,她已经好奇起真正的邵雪了。我平静地说:「我在小说里也没有把你写成出版社的编辑,所以你不需要知道真正的邵雪有什么祕密,只要继续当我的第一个读者,看故事就好,不必问现实。」

徐言菲不服地撇了撇嘴,却像是被说动了,没有反驳。

见她一副不快的神情,我说:「好吧,那你觉得小说里邵雪背后的祕密是什么?」

昏沉的下午时间,徐言菲往椅背上一靠,说:「嗯……我想想,邵雪在便利商店上大夜班……他出身育幼院,所以没地方住是说得通的,但他跟尹伊晟父亲和商业大佬陈总都有联系,也因此被祕传媒社会线的记者跟踪……」她拿着原子笔对着头顶上死白的天花板划呀划的,非常认真地思考起来。

我是尹怀伊,职业小说家。十九岁还在唸大学的时候,我以《离海归乡》荣获文学奖短篇小说首奖,隔年集结五个短篇成书出版后,成为书展大奖小说类歷年最年轻的入围者。之后持续写作,至今迈入第十个年头。我的创作灵感来自大量地研读资料,并且透过各种机会去聆听不同人们的故事,与许多年轻创作者不同,我从来不把自己甚至身边的人事物放入作品。要说生性低调也好,注重隐私也是,不过,在二字头岁数结尾的这一年,因为邂逅了一个人,我第一次想要写下自己的故事。

那个人,就是我的邵雪。

邵雪本人名叫邵宇希。他不在便利商店上班,而是一家咖啡店的店员。那是一家位于我所住的社区附近,营业时间十分诡异的小咖啡店,从下午两点营业到晚上十点,店名叫「遇上一个梦」。我从一年多前店开业时就经常光临,那时宇希还没在那里工作,顾店的是一个有点年纪的姊姊,后来才知道她就是店长李黛安。黛姐个性沉静害羞,几乎不讲话,恰好合我的意。由于要写作,我无法接受会一直找话聊的店员或者吵闹的客人。这里两者皆无,因为黛姐冲的咖啡实在很差,店里生意冷淡。

大约半年前,宇希来到这家咖啡店上班。一开始他与黛姐都待在店里,黛姐常坐在一旁看他冲咖啡,后来也开始向他讨教手法。黛姐总是被宇希惊得一愣一愣,师傅与学徒的情况剧十分可爱。一阵子之后,确认宇希可以自己顾店,黛姐就几乎不来店里了。

或许是这家小店的风格,宇希也鲜少与人交谈,总是戴着一顶黑色棒球帽,不想让人看清面貌的模样。然而他流露的气息实在教人无法忽视,一头栗色短发,眉毛与睫毛也都是栗色的,一双深棕色的瞳孔十分惹眼,总是冷漠的神情更显孤高,但偶尔一笑又散发春阳般温暖的神色,衬着樱粉的唇角浅浅乍现的小梨窝,几乎可谓倾城。宇希独自顾店后没多久,店里就开始聚起人潮,除了他冲的咖啡真的很好,更多客人是为了见他一面而来。

从开店到晚餐时段是店里最忙碌的时候,为了支应越来越多的客人,黛姐决定收掉供餐,连甜点都不备,单纯只卖咖啡。如此一来,晚餐时间过后,大略只会留下一些待得较久的熟客,再晚一点便几乎没有客人了;除了我。我是自由业者,本来就和一般人不同作息,即使晚餐时间不吃饭,甚至喝上一杯咖啡都没关係,我只是需要一个家里以外的写作空间。因此慢慢地,到了闭店之前,经常就只剩下我和宇希两人。我始终观察着他,维持着远观的距离——最安全的距离。直到某天店里的清间时间,我忽然发现他在读一本我几年前出版的短篇小说集。

那本小说集的销售与评价都普普,是我至今的作品中常被忽略的一本,卖了几年没库存后,我跟出版社便合议绝版。看到宇希在读,我有些激动,当下就以作者的身分和他相认。这很不是我的作风,我十分畏惧暴露真实的自己,花了很长时间才终于在一场场活动中慢慢学会面对读者。可是宇希不一样,我想要靠近他,恰好就差这么一个契机。宇希的反应出乎我意料,他很开心,露出这些日子以来从没见过的愉悦笑容,说那本书是他的最爱,特别其中一篇书写濒死老人度过人生最后几天的故事,他反覆读到能背下文字。

从那之后,每天宇希上完班、我写完稿子,关店后的短暂时光,我们会继续留在店里。有时他收拾、我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