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6节(1 / 2)

加入书签

宋书玉还特意说明了帮别人孩子,赵文军在没有离婚的时候就收养了一个小孩。好像他们俩就是因为这个分歧离的婚,莫非孩子是赵文军在外面生的?宋书玉可能因为种种原因丧失了做母亲的资格,赵文军不想跟她离婚,就偷偷在外面生了个孩子抱回来。

如果是这样,那他们离婚就说得通了。毕竟依赵家人的品行,怎么可能让一个非亲生的孩子来继承赵文军的财产。

再说葛慧玲,那是无利不起早的人。她上辈子对宋书玉那么好,好到近乎谄媚的地步,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有利可图。

可宋书玉有什么能让她图谋的呢?宋书玉的一切都是她儿子的。

但要不是呢?如果反过来是赵家人靠着宋书玉过好日子呢?

齐春丽打了个寒颤,想起这两年,她几次鼓动赵文军做买卖赚钱,赵文军都不答应。他怕担风险,怕亏钱,怕被人举报,怕遇到上次麻花的事。

说到底,他就是保守胆小。

这样胆小怕事的性格,真的能出去闯荡,创下那么大的一番基业吗?

他的眼光和胆量、闯劲儿甚至都不如她。

齐春丽抱着头哭了,心底涌上了无尽的悔恨。

她以为赵文军是个宝,结果抢来了根草。这还不如她上辈子嫁给鲁斌呢。

至少嫁给鲁斌前十几年她过得风光又舒适,生了儿子婆婆带孩子,还给她吃鸡吃鱼,鸡蛋更是天天都有。

不会现在生了孩子也没得吃,还要天天照顾孩子做家务,没有一个人跟她分担。

这次之后,齐春丽没再来找宋书玉,宋书玉就将她抛到了脑后。

今年粮食棉花大丰收,他们厂子里格外忙碌,又增添了一部分机器,招了一百多名工人。

红云服装厂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四百人的中等规模的厂子。

杨书记乐不可支,积极帮她向县里要资源,谈成了,明年他们服装厂有望更上一层楼。

宋书玉看准时机,又申请购买了两台货车,再次将厂房扩建了一番话。

等到1980年,改革开放的东风吹遍神州大地时,红云服装厂已经变成了一个拥有八百多人的厂子,其产值比县里一千多人的厂子还大,每年能为县里贡献几十万元的税收,妥妥的纳税大户。

宋书玉并不甘止步于此。

80年这一年,她有大半的时间都在外面考察,四处寻找更先进的机器设备,更丰富便宜的原材料,还有各种新的时尚风格,尤其是大城市里面畅销的衣服款式,每到一处,她都会购买一些样品寄回去。而且还托人从香江等地购买了一批时尚杂志,拿回去供厂子里的裁缝们参考,也许第一批服装设计师就能从这些人中诞生。

1981年初,宋建国满了六十岁,从红云大队村支书的位置上退了下来。

经过大队选举,一致支持宋书玉接替他的位置,成为红云大队新一届的村支书。身兼数职,宋书玉的工作更忙了,每天都只有吃饭的时间才能陪陪孩子们。

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六月就到了。

又是一年毕业季,宋书玉想到了谢铮,他最近一个月的信好像少了,倒是电话每周末都没落。

以前谢铮每个星期都会给她写一封信,写他在校园里的生活,写京城的变化,写他的思念,往往第一封还没回,第二封又来了。

三年半下来,连邮递员都认识宋书玉了,每次都说:“你爱人又给你来信了。”

但最近一段时间,宋书玉却没收到谢铮的信件。

就连在电话里,他也没提什么时候回来的事。

前几天,宋书玉去县里办事,可是听说了,县里已经分下来了好几个大学生。

这会儿大学毕业都是包分配工作的,照理来说,谢铮不管是工作还是出国早就定了。他要是出国,宋书玉也是支持的,年轻的时候就应该多出去走走,多长点见识。

如果谢铮打算出国,没道理瞒着他。

但他一直不提分配的事,上次她提了一嘴,他还打岔过去了。

他该不会分配到了其他地方,不好意思向她开口吧?

宋书玉倒是没怀疑谢铮,哪怕队里风言风语很多。但这三年多,寒暑假谢铮都往家里跑,对两个孩子对她态度都从没变过。

一个人可以装一天一个月,但不可能几年如一日地装模作样。

宋书玉打算下次谢铮打电话回来时,好好跟他谈谈这个事,不管他被分配到了哪里,他们总是要一起面对,一起想办法解决的。

只是还没等到谢铮打电话回来,宋书玉倒先等来了杨书记的通知,让她去公社开会。

宋书玉放下电话,骑着自行车就急匆匆地赶去了公社,然后去了会议室。

推开门,会议室里静悄悄的,只有一个穿着白衬衣,看起来有些眼熟的背影站在桌前。

听到声音,他回过头,露出一张熟悉又俊朗的面孔。

宋书玉惊喜地看着他:“阿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