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换亲姐姐重生了[八零] 第137节(2 / 4)

加入书签

拿出来漂洗,并不能节省多少人力。

这样落后又不实用的洗衣机在单缸洗衣机出来后就迅速被取代了。真是没想到,顺义竟然还在生产这种老古董,难怪经营不下去了呢,这玩意儿生产出来谁买啊!

果然不该对这两个厂抱希望的。

钟小琴看着叶蔓失望的神色,试探地问道:“厂长,这有什么问题吗?”

叶蔓揉了揉眉心:“没有。你给朱建新打个电话,最近店里的事你们俩别忙了,组织人手,挨个给经销商们打电话,确认一下他们的洗衣机预售量,将这个数据统计出来,告诉我。”

“好的。”钟小琴连忙应下。

这是一项非常琐碎的工作,花了一天多的时间,才将数据统计完成。

次日中午,钟小琴将数据交到了叶蔓办公桌上:“厂长,经过初步统计,目前136名经销商总共预售出去23460台洗衣机。这个数字不包括程老板他们。数据是我和建新统计出来的,没有经过其他人的手。”

程周他们现在才去通省那边,慢一些的经销商店都还没开起来,所以没法统计。

叶蔓赞许地点头,翻开数据,一一浏览,经销商们的预售量差异也很大,少的几十台,最多的接近一千台。光是经销商们都积累了这么多的订单量,还有奉河这两个店,溪化的店,以及县城两个直营门店,最后还有百货公司那边,全部加起来,他们的洗衣机供货缺口应该在三四万台之间。

可他们现在的生产线产能每个月只有六千多台,也就是说依照目前的产能要差不多半年时间才能满足这部分缺口。

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为每天都还有新的预售订单产生。六千的月产能远远跟不上订单的产量,如此下去,这个缺口只能越来越大。

钟小琴接下来的话,无疑证明了这点:“厂长,这两天打电话过去,经销商们都在催咱们什么时候发货,他们最近的预售情况非常良好,就只差货了。”

“让我想想,你去忙吧。”叶蔓撑着额头说道。

钟小琴看了她一眼,轻声出去,过了一会儿,给她泡了一杯热茶放在桌子上,没打扰叶蔓,悄悄出去并拉上了办公室的门。

叶蔓按着眉心,不统计不知道,一统计吓一跳。

本来按照她的规划,一条生产线,配合着电视广告宣传,应该能够满足经销商的需求。可谁知道王经理这个家伙非要蹦出来坏事,这下好了,将事情闹大了吧。

老师傅家电这次搞得全省家喻户晓,她又借机跟百货公司牵上了线,销量一下子爆发了,本来是好事,无奈老师傅家电的产能跟不上啊。继续这么下去,一个搞不好,好事会变成坏事。

毕竟等待的时间太长了,顾客耐心有限,而且像百货公司这样强势的商家,老师傅家电也不可能长期拖他们的货,不然百货公司那边肯定有意见。

好不容易拿下这块肥肉,叶蔓可不想又因为供货问题功亏一篑。

唯今之计,必须得增加生产线,扩大产能。

只是钟意那边还处于试探阶段,可不可信不得而知,为了谨慎起见,叶蔓也不可能现在就让对方帮忙采购洗衣机生产线。当然,还有个方案,她高薪聘请一个翻译,亲自去一趟日本,采购生产线。

但这也有问题,她并不懂生产线,去那边人生地不熟,万一被厂家作假骗了怎么办?还有,现在交通不发达,效率很慢,她这去一趟恐怕得花十天半月,又没办法跟厂里直接联系,万一厂里出了什么状况怎么办?别看现在老师傅家电似乎花团锦簇,但实际上还很脆弱,也没有能够挑得起大梁的人物。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运输效率太慢了。一条生产线从国外运回来没个一两个月,不可能。所以哪怕是她亲自去采购,一切都很顺利,这个过程也得耗费两三个月的时间,不提经销商们,百货公司就等不了这么久。

当务之急,还是先弄一条生产线度过这一关再说。而且,他们现在生产的洗衣机属于比较低端的产品,也并不需要最先进的生产线,就性价比和效率来说,从国内找生产线也比去国外强。

反复衡量了许久,叶蔓决定还是在国内想办法。

他们老师傅家电才进入家电行业一年,资源少,信息方面也比较闭塞,但有的是人在这行干了很多年,比较了解这些方面的情况啊。

叶蔓低头看了一眼时间,拿起包出门对钟小琴说:“我出去办点事,有急事给我打电话。”

“好的。”钟小琴点头。

叶蔓出了老师傅家电直奔冰箱厂,去找向科长。

向科长在办公室里,听说她来了,立即起身上前迎她:“叶厂长,你这个大忙人今天怎么想起到我这儿来了?”

“刚才办点事,路过你们厂,正好有点事情想问你,所以就过来了,不请自来,打扰了。”叶蔓笑盈盈地说道。

向科长摆手:“哪里的话,请坐,尝尝我茶,我舅舅家自己种的,不是什么名茶,不过味道还行。”

叶蔓端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