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 第83节(2 / 4)

加入书签

算去搞这个,主要是这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见效的东西。对于冶铁工艺和火药配方的要求都很高。不过如果不要求做成制式,制式简单运用——简单来说,就是不要求发明出火枪而只是使用火药的话,那事情就简单多了。

就算是竹筒,只要是密闭的,就能够产生爆炸。火药的威力不够,那就在里面掺上铁片砂子,甚至抹上毒药,用来应急是足够了。

实在不行,就再退而求其次,弄个烟幕弹什么的,至少可以掩护自己人撤退嘛!再者草原人多是骑兵,就算炸不伤人,能够吓一吓马也好,阵型一乱,骑兵也就没有那么吓人了。

反正不是用来装备军队的话,平安觉得这些办法都是可行的。

而且火器总要研究,宜早不宜迟。再说以前冶炼工艺不够,现在这不是很快就有高炉了吗?至于火枪和定量,也是可以制定标准的。最重要的是,在京城的火药局,平安还要受到这样那样的限制,但这里是自己说了算,想怎么研究就怎么研究。

想到这里,平安立刻兴奋起来,念头一个接着一个的从脑子里冒出来,恨不能现在就去试验一下。

“想什么呢?”徐文美伸手在平安额头上敲了一记,让他回过神来。原来是竹筒饭已经熟了。

平安反手抓住徐文美的手,一脸激动,“师父,你真是我的福星!”

今天徐文美一来,自己就在他的提示下一连解决了两个问题,不是福星是什么?难怪人家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果然很有道理。

“胡言乱语什么?”徐文美说,“是不是又想到什么东西了?”

“是有一点点想法,嘿嘿!”平安本来打算说出来的,然而话到了嘴边,却打算给徐文美留个“惊喜”,到时候自己弄好了,请他去试,然后……嘿嘿!

平安搓着手,到时候画面一定很好看!

内侍省阴魂不散

火药的事情急不来,必须要一点一点的试验配方,而且平安打算自己来做。所以只是让有泰将秦州所有的硫磺和硝石都买下来,有时间的话,去附近县城甚至其他州城买也可以,总之越多越好。

至于他自己,还是先集中精力解决刘家的事。

矿上出了问题,只是一个预警。若是自己不及时处理,那么说不定其他的矿也会出问题了。再说了,说不定就能抓住背后撺掇之人的尾巴,平安可不会浪费了那么好的机会。

所以平安很快通过钱成那边,见到了刘家这一辈的当家人刘青豫。

这个人出乎平安预料的年轻。因为听说刘家的嫡女是五皇子的妾室,所以平安原以为应该是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结果刘青豫看上去却不到三十。看来,五皇子府里的那位应该是他妹妹。

“久闻齐太监大名,今日才得一见,实在是三生有幸啊!”刘青豫长身玉立,姿容不凡,但脸上却并没有年轻人的傲气,说起话来更是十分圆融。像是久经商场的老狐狸。

这样的人固然难以忽悠,但平安又不是来做生意的,只是来谈合作的。折扇的生意交给他,想来应该是能放心的。

所以平安的态度也很好,“本来是早就打算登门拜访的,只是一直没有个由头,生怕唐突,才拖到了今日。还请刘员外勿怪。刘员外年纪轻轻就能执掌如此家业,才真是令人叹服。”

“不及齐太监多矣!”

两人互相吹捧了一番,刘青豫主动问,“未知今日齐太监登门,所为何事?”

“正是为了前几日铁矿上发生的炸炉事故。”平安道,“那地方守卫重重,竟还有人能悄无声息的将硝石硫磺混入矿石之中,实在是令人心惊。”

“竟有此事?”刘青豫一脸震惊,“倒是未曾听说。”

“刘员外说笑了,虽说铁矿已经不是你家在管,但那些人都是刘家留下的老人,当真一点儿消息都没有听到?”平安敛了笑,问。

刘青豫有些犹豫,似乎是在斟酌平安的目的。

如果平安掌握了证据,根本不用登门,直接处置便是。但若是没有证据,他来说这一通话,是为了什么呢?

平安道,“我知道刘员外对我多有疑虑。不过铁矿归于弓箭厂,到底是变成武器,用以装备军队,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对不对?”

“这是自然。”刘青豫含糊的应道。

“我也知道,这件事对刘家来说,是极大的损失。所以今日登门,是带着诚意来的。”平安说着掏出一把折扇,递给刘青豫,“刘员外请看。我见员外英姿不凡,想来也爱好诗书,你看这物可好?”

刘青豫将折扇接过去,有些不知怎么用。平安便抬手帮了个忙,“如此展开即可。”

折扇展开之后,刘青豫便看到了上面所题的字,低声念到:“凉风有信,风月无边?齐太监,这是……”

“这是折扇。”平安道,“夏日士子们拿在手里扇凉,十分方便。当然了,最重要的是,可以在扇面上题诗作画,可以展示自己的作品,亦可求别人的墨宝,十分方便。刘员外以为,此物能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