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 第88节(2 / 4)

加入书签

一个,总不会打不过。

把这些人带出去,他就要尽量保证大家的生命安全。

因为城门已经被封堵了,所以平安他们只能走山上的小路过去。这样一来,就不能带上马匹了。毕竟山路崎岖陡峭,马根本就走不上去。倒是炸弹被带上了,除此之外,带了弓箭厂改良的弓弩和盔甲。

——反正离得远没有人管,所以平安正大光明的让目前还只是雏形的研究所弄出了这些东西。用的是秦州当地新炼出来的铁,质量更好,造出来的盔甲也更加轻薄,正便于这时候使用。

盔甲和弓弩是发给大家自己带着,炸弹就装在箱子里轮流抬。

因为平安及时将抚宁县境内的村子都迁走了,所以开始还有西戎人过来晃荡一番,后来索性连人影都没有了。所以他们反十分顺利的走了出来,顺着信州的方向摸了过去。

一路上遇到的都是人的小股队伍。因为实力对比差距比较大,所以平安便打起了对方的马的主意来。他们五十人没有马,只靠双脚走,不知道要走到什么时候。若是能够配上马,那就轻松多了。

于是他索性做好陷阱,等西戎人钻进来。

大概是从没遇到过抵抗的缘故,西戎人简直好骗,一骗一个准,没几天功夫,大家就基本上能够两人一马了。等到信州附近时,一人一马的基本标配都齐全了。

有了马,行动起来更加快速方便。平安连炸弹都分给大家,每个人马上带上几个,轻轻松松。

然后他们便开始顺着信州城附近扫荡,遇到大股的军队就躲起来,人少的话就直接拿下。慢慢的竟然也消耗了不少西戎人的力量。至少弄掉了几百人。

至于被救出来的人,平安让他们聚集到同一个地方,又给了他们一些武器,人多了西戎人想要打劫就不那么容易了。

只是随着派出去的小股部队迟迟不归,西戎人那边也渐渐察觉到了不对劲之处。开始派人出来查探。

平安他们抓到了几伙探子,便知道自己暴露了。

周副将道,“大人,咱们这就回去吗?”趁着还没被西戎人找到,赶紧撤回县城,不失为一个好办法。顺便还能将那些救出来的人带回去,这可是大功一件。

平安皱了皱眉,看了看自己放在马背上的炸弹。因为行动太顺利了,所以这些东西,到现在都还没动用过。难道又要原封不动的带回去?太浪费了。

他想了想,道,“再干最后一票大的。”

大家面面相觑,有人问,“怎么干?”

“先去信州城下看看再说。”平安道。据说信州城里有至少两万人马。实际上城外的西戎人,也就只有这个数,毕竟草原地广人稀,能聚集起来那么多人,还托的是全民皆兵的福。平安打算联合城里的部队,干一票大的。

不过,首先,他得想办法跟城里的人联系上。

信州城已经被西戎人彻底包围,要摸进去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不过,平安身边这不是还有个开阳么?白天的时候他进不去,夜里想要避过西戎人的防线,还不是小菜一碟?

……

冯玉堂派出去的三位送信人,一个前往信州,多少也让西北巡抚那边有所准备,不至于被西戎打得措手不及。另一个前往秦州,也让平安早早做好准备,还亲自带人跑到信州附近来搅局了。然而第三个人,就没有那么幸运和顺利了。

他成功的找到了信州军,但找到的,却只是溃败之后的残军。这些人狼狈奔逃,送信的人一连拦住了好几拨人,才终于弄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在西戎的地面上,竟然出现了北狄人!

北狄实际上跟令大楚警惕万分的长河部落同出一源。后来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内部分裂成了两家,就是现在的北狄和长河部落。虽然曾经是一家人,但他们之间的关系,却要比对其他国家要恶劣得多。别看大楚跟长河部落打生打死,但要说长河部落最忌惮的,还是北狄。

对于大楚来说,这是喜闻乐见的事。

因为长河部落要警惕北狄,所以分不出多少精力来侵略大楚。最多每年秋天象征性的来打个草谷。——之所以说象征性,是因为长河部落所在的河域水量丰沛,就算大旱受到的影响也很少。

就像今年,这么大的旱灾,但大楚防备的却是西戎人,而不是长河部落。之所以赵璨要去河北,只是担心长河部落在大楚跟西戎打仗的时候跳出来搅局。

而北狄人一直被长河部落压着,更是分身乏术,完全没有招惹大楚的意思。所以虽然两国之间还有交界之处,但北狄却比西戎和长河部落老实多了。

久而久之,这么一个也算骁勇善战的民族,竟然就几乎被大楚人给遗忘掉了。

结果现在,北狄人跟西戎联手,不但来到了西戎的地界,还将原本要去支援齐州军的信州军给打散了!

送信的人虽然已经知道西戎人其实早有准备,正在设计大楚的认知,但也完全没想到,西戎居然会干出这种引狼入室的事情来。不过……再想想似乎也不那么奇怪。毕竟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