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 第174节(2 / 3)

加入书签

不是他有多忌惮,毕竟当年在洛州的时候,他就已经试探过,齐王府应该没事很么特别厉害的人。但他所需要的,也是这样一个态度,表明齐王府彻底的对他臣服了。

饶是早有准备,齐王也没有想到赵璨居然如此犀利,一下子就给出了两个让他根本不愿意答应的条件。

“欺人太甚!”他当着传旨官员的面咆哮,“孤绝对不可能答应这两个理由!”

齐王以前就不喜欢赵璨,现在更讨厌了。

他原以为自己啃示弱,这件事就算了结了,万没想到赵璨居然会开出这样的条件来,死死掐住了他的软肋,让他进退两难。

崔玉君眉头紧皱,“王爷,臣之前就说过,朝廷这边态度不明,咱们不能表现得太弱势,免得被他们轻视。如今果然被我说中。陛下哪里是在谈判,分明是在辱我齐王府!”

“孤知道!”齐王心烦意乱的看着他,“但是我们没有别的选择,现在该怎么办?”

“要不就……拖着?”崔玉君道,“这几日我在京城里也打听了一番,原来朝中如今的情形也不乐观,就算王爷你答应了他们的要求,他们也未必就拿得出粮食来给咱们!”

“什么?”齐王大惊失色,“快仔细说说,究竟是怎么回事?”

崔玉君便将自己打探来的消息说了。今年正逢灾荒,江南那边又出了事,所以朝廷现在的存粮大部分都调到江南去,根本没有多余的粮食来给东南了。况且,接下来这整个大楚的人也还要吃饭,粮食又从哪里来?

“朝廷如今的存粮,是绝对坚持不到明年夏收的。”崔玉君道,“即便咱们示弱了,他们也拿不出粮食来,王爷还请三思啊!”

齐王闻言踉跄着后退了几步,面色煞白的盯着他,长长的大红色衣摆拖在地上,就像是风雨之后委顿在地的残。他口中喃喃道,“怎么会这样……怎么会……?”

“所以,还请王爷三思,朝廷的条件绝对不能答应!”崔玉君连忙高声道。

然而齐王的反应却跟他所想的截然不同。他飞快的摇头,“不,不行……这件事不能再拖下去了。”

“王爷?”崔玉君不解。

齐王这时候才终于渐渐缓过神来,面上的神情也由茫然转为坚定,“事情不能再拖,我们要在朝廷还有存粮的时候将事情定下来,亲眼看着这些粮食运到西南去!再拖下去,东南百姓便没有活路了!”

崔玉君愣住。他没想到自己劝了半天,反倒是让齐王的心思更加坚定了。只是他也不可能说出那些普通人管他去死的话,只好沉默不语,用这种方法来表示自己的不赞同。

但是齐王现在已经顾不上他的态度了,直接转身出门,他要去见赵璨,向他说明自己的态度,最好明天就有粮食运往东南!

赵璨挺说齐王求见,也是满心的不解。毕竟这段时间齐王一直避免跟他正面相见——赵璨倒是有些明白他这种心态,无非是觉得在自己面前低头很丢人罢了。所以一直都是跟礼部和户部的官员周旋。

这冷不丁的跑到这里来,的确是让人十分意外。

等到齐王被请进来之后,态度全然没有之前的桀骜,神色中虽然还带着几分不自在,但是低头是毋庸置疑的了。赵璨也不知道究竟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不过毫无疑问,这是对他们有利的变化。

所以他朝张东远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带着人离开。毕竟接下来说的话,最好还是不要有外人在场,免得齐王觉得面子上过不去。

等人都走出去了,他才开口,“齐王叔这般急着进宫,可是有什么事?”

齐王一言不发的盯着赵璨看,仿佛想要从他身上看出来些什么似的。

赵璨这才注意到,一向十分在意形象的齐王,如今看上去竟有些狼狈。衣衫褶皱,鬓发微乱,显然是遇到了什么事,迟疑不决的样子。

“若是……”

“你的条件我都答应了。”他正要开口,便被齐王打断,“我留在京城,我们在东南的人手也都留给你。”

说完这句话,他陡然松了一口气,就像是终于挣脱了某种枷锁一般,面色虽然苍白,但眼神却渐渐平静下来了,他看着赵璨,“但是明日我就要看到前往东南的运粮车!”

电光火石之间,赵璨忽然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了。恐怕齐王是知道了朝廷现在的状况,才会做出这样的妥协,为的就是要为东南争取到足够的粮食。

一时间赵璨心中颇有些不平静。

他想起平安对齐王的评价,说他看上去虽然十足的纨绔,却是真正会为东南百姓考虑的,并且也一直在这样做。说明他身上也有可取之处,用得对了或许对赵璨也有好处。

当时赵璨不以为然,毕竟以齐王府的豪奢,这些钱财从哪里来?无非都是民脂民膏。除了不以为然之外,他心里还带着一种平安居然会为齐王说好话的气闷,所以对齐王更是不屑。

但是现在他不这样认为了。

“好。”赵璨点头应下,“朕相信,齐王叔不会后悔做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