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 第177节(2 / 3)

加入书签

必一定要从宗室之中过继孩子继位啊。”

赵璨很快明白了他的言下之意,一脸嫌弃的道,“就刚才那个?”很显然,他对刚刚爬墙被抓的蠢弟弟非常不满意。

平安挠头,“也不一定是他,你不是还有几个年纪小的弟弟住在宫里吗?”

赵璨皱眉,“最小的就是这个了。他是熙平十五年出生,今年也有十岁了。你看方才那样子,可堪造就?”

再大些的,且不说心已经野了,就算赵璨愿意调理他,对方或许也不愿意等那么长时间呢。毕竟赵璨只年长对方几岁,等他老死谁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人心不足,永远都不能低估。

平安回想了一下那个小胖子,心里也有些担忧,只好道,“等会儿他过来了看看再说吧。”

其实他提起这个建议,虽说是心血来潮,但这件事在平安的心里,也的确是搁了很久了。虽说过继一个孩子,一样是赵氏子孙,但那毕竟跟亲生的不同。

其实这些平安都可以不在意,毕竟赵璨养这个孩子也不是出于亲情,只是想培养一个接班人,对方只要足够优秀即可。将这江山传承下去,国祚延绵,他的责任便尽到了。

但平安只要一想到,等到赵璨死后,这个过继来的孩子会为自己的生身父母正名,给他们追封,将他们的牌位放入太庙之中,跟赵璨并列,就觉得浑身上下都不舒服。

对于新帝来说追封自己的父母无可厚非,但平安毕竟还是一颗私心,历史上的大礼议到底有多惨烈他已经知道了,并不希望将来再出现这样的事。

但是将皇位传给弟弟就不同了,反正他们都是一个爹,不存在死后追封的问题,赵璨的身份也就不会显得那么尴尬。

这些身后事平安曾以为自己不在意,但是他自己的他可以不在意,涉及到赵璨,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赵璨虽然没有将他的心思猜出十分,也想到了七八分,便道,“试试也无妨,过几日将他们都召集起来,看看有没有可造之材。”话虽这么说,但是对结果却并不报什么希望。

如果这几个弟弟之中真的有特别聪明的,上书房那边自然会传出消息来。

两人回到本初殿时,小胖墩也已经到了,正耷拉着头,没精打采的站在殿门口。

赵璨一看他这个样子就气不打一处来,“你那是什么样子?站没站相,难道平日里你在先生们面前,也是这般?”

小胖子连忙抬头站好。不过因为他的体型问题,就算再怎么努力,那动作看上去也全没有半分英姿飒爽,反而显得十分滑稽。赵璨摇了摇头,领着人进了殿里。

坐下来打算说话时,赵璨才陡然发现,自己竟不记得这个弟弟的名字。

说起来,赵璨觉得自己小时候不被先帝重视,但实际上,除了格外得宠的几个之外,大部分皇子在宫中的待遇差不多都是那样,不会刻意怠慢,也不会有人去着意讨好。

这些皇子们就跟从前的赵璨一样,从小就会察言观色,知道尽量将自己的存在感降到最低。除了像宫宴这样所有人都会出席的场合,在别处都看不见他们的身影。

如此一来,兄弟之间的关系自然便显得十分疏远。尤其是年纪差了那么多,没有一同在上书房上过课,那就更是几乎没有任何交集了。

所以这个小胖墩赵璨虽然见过几次,但是一下子竟也想不起来他叫什么名字。——反正养几年之后就能放他们出宫开府了,只要物质上没有亏待,别的赵璨也没有考虑过。

从这一点来看,他实在是像足了先帝的儿子。

“你叫……”他的手指在桌上轻轻敲了敲。

小胖墩这时候倒是机灵,立刻道,“我叫赵闰。”

“赵闰……是个好名字。”赵璨点点头,问,“你今日为何没有上学?”

赵闰瑟缩了一下,结结巴巴的道,“先生……讲的东西我都听不懂,又枯燥无味,我就自己偷跑出来了。”说完低下头,不敢再看赵璨的脸色。

赵璨倒没有表现出什么来,毕竟他原本对赵闰也没什么期待。只是厉声问,“为什么翻东六宫的宫墙?你可知这边住着的是什么人?”

“我知道!”赵闰小声说,“听说那边住着的都是从外地来的武将,个个都身经百战,我才想去看看。”

这一点倒是有些出乎赵璨的预料,他看了平安一眼,又问,“你去看了又如何?”

“我……”赵闰有些紧张,“我将来也想当将军!”

赵璨眉头一动,“哦?这是你自己想的,还是别人教你的?”如果赵闰的母亲想要讨好自己,以获得更好的生活,特意教会他说这种话,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现在他们母子都要仰赵璨的鼻息。

赵闰连忙摇头,“是我自己想的,你别告诉我娘!”

赵璨点点头,又问,“这是你第几次翻墙?”

赵闰原本屏息凝神,就等着赵璨问他为什么想要当大将军。他已经十岁,其实并不小了,心里已经有了许多想法,只是从来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