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 第212节(2 / 4)

加入书签

在他也明白赵璨提前不说的意思了。

一来当时他正病着,这也是不愿意打扰他的意思。二来大概是为了给他一个惊喜,这件事是赵璨所期望的,又何尝不是平安锁期望的?虽然当个太监习惯了好像也没什么,但哪比得一个堂堂正正的身份。至于第三,则是为了让平安暂时远离所有人的视线。

安排一个新的身份,本身是很复杂的事情,要是平安见天儿在大家面前晃悠,总是很难让人忘记他从前的身份。但现在经过几个月的隔离之后,重新见到平安,他就换了个新身份,虽然心情复杂,但是大部分人都更容易接受。

“这回算你有道理,就不与你计较了。”平安想了想,道,“不过,你老实说,是不是还有别的事情也瞒着我?”

“呃……”赵璨一时语塞。

平安一看就知道是被自己猜中了。

他皱了皱眉,盯着赵璨,“说清楚,你还做了什么?”

“一点小小的安排。”赵璨顾左右而言他,“差不多是午膳的时候了,朕让小福子摆膳。你的身体才刚好,饮食要定时才行。免得底子没打好又生病。”

平安定定的看了他一会儿,笑了一声,暂时没有追究。

躲?躲得过初一,躲得过十五么?既然事情都已经做了,那自己迟早都是要知道的。端看赵璨知道不知道坦白从宽的道理了。

赵璨被他这么一看,心头微凛,迟疑片刻还是道,“罢了,既然你想知道,我自然知无不言。不过还是先吃饭,你让我斟酌一下,到底该怎么说。反正事情放在那里,也不会跑掉。”

平安点点头应了。

结果吃完了饭之后,赵璨又开始忙碌了起来。只好先让小福子将平安送回他的住处。

——没错,原本平安作为太监的时候,是可以住在赵璨的寝宫之中的。但是现在身份既然是长春真人的弟子,反倒不好这样安排了。为了以示郑重,赵璨为他安排了单独的宫殿。

只不过这宫殿的位置,有那么几分耐人寻味的意思。

大楚皇宫的形制,也是前殿后寝的格局。以帝王所居的天乾宫为界限,前面是外朝,是帝王和大臣们理政的地方。后面则是内宫,是帝王嫔妃的居所。

整个皇宫成长方形,左右对称。而中间的中轴线上,分布着六座重要的宫殿。前朝是帝王早朝。举行盛大仪式和祭天的三大殿。后宫则是帝后的居所。而在皇帝和皇后所居的宫殿中间,还有一座功用特殊的宫殿,名叫含元殿。

这里其实也是祭祀所用的场所,不过因为处在后宫,所以启用的时候并不多。有时候需要皇后参与的仪式,会在这里举行。

而赵璨给平安安排的住处,就是含元殿。

之所以能够这样安排,是因为平安现在是长春真人的弟子,也算是半个“有道高人”,住在这种祭祀之所正好合适。并且现在除了西六宫之外,别处并没有女眷入住,倒也不怕冲撞。

只不过,对平安来说,这个住处的安排就颇耐人寻味了。

认真划分的话,含元殿也算是皇后的地盘,赵璨让他住在这里,未尝没有将他视为这个皇宫的“女主人”的意思。只不过这种表达十分隐晦,一时半会儿很难领会到罢了。

不过,光是看这些细节安排,就知道赵璨为这件事情,实在是做足了准备。

含元殿平安之前看见过,因为先帝皇后许平之薨逝多年,所以坤华宫也好,含元殿也好,都因为多年没有人住过又不怎么启用而显得有些颓圮荒凉。但是现在却已经整饬一新,看上去跟新建成的差不多。跟后面衰败的坤华宫形成强烈的对比。

房间里的布置,也全都是按照平安的喜好来。除了因为正殿可能会有外人来,所以尽量布置成了道家的风格,其他地方看上去完全不像是道士所住的地方。不过平安反正是个假的道士,也就不在意了。

此外平安进了屋才发现,他的很多衣裳和用品,居然已经被送到这里来了。应该是他去见赵璨的时候搬过来的。

其中衣服已经只剩下了一个箱子。因为从前平安的衣裳大都是太监的服色,如今已经不能用了。所以赵璨又准备了好些道袍放在其中。

平安看完之后,挑了一套衣裳换上,对着镜子照了照,自觉已经有了几分世外高人的气质。

赵璨既然是要为平安正名,自然就不能只是自己安排好了就算完,必须要将这件事公诸于众,让天下人都知道才行。

所以很快他就颁布了圣旨,将平安册封为护国神师。

同时赵璨还让人在民间散布流言,甚至在一些三流小报上登了揭秘的文章,将当初先帝临终托孤,长春真人将小徒弟留下辅佐新皇的故事说得惟妙惟肖。

而且故事里又隐隐暗示,皇帝登基之后之所以有那么多的新政推出,其实正是这位护国神师在背后推动。只不过护国神师为人低调,而陛下则始终不知情,所以才不为人所知。

且不说这个看上去满是漏洞的故事,光是护国神师这个称呼就让平安一脸黑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