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2章 艳羡(2 / 3)

加入书签

叙旧的机会。

也不知他的文和字如今如何了……

可她们刚落座,晴雯等人才给她们上完茶,此刻都挤过去有些不合礼。

所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着。

余光却一直盯着黛玉方向,然后就看到黛玉翻书的手忽地一顿,面色微变,浮现出明显的喜色!

探春、湘云等人心里忽地一跳,连与贾琮素未蒙面的薛宝钗,那双杏眼都忽地明亮起来,尽是希冀之色……

……

贾族义学。

贾琮当初的“意外”出现和离去,并没有为族学带来什么根本改变。

就连当初贾政震怒之下,命贾琏赶走的金荣,都再次回到了这里……

托他姑母金氏的福,给王熙凤送了回好礼,说了几百句好话,也就这般了。

塾掌贾代儒到底上了年纪,贾琮走后,族中再没什么肯踏实进学的人,所以一日里只教半日,有时半日都不到,就或回家,或在后院厢房里睡觉。

只让孙子贾瑞代管。

可贾瑞本身就不是个身正的,因此,一如既往的乌烟瘴气。

往日里贾族子弟虽也坏,却碍于手中没几两银钱,坏也坏的有限。

可自薛蟠进京后,也入了族学念书,情况就大不同了。

薛蟠是个没了老子的,薛姨妈看似对他严厉,可实际上极其宠溺。

尤其是在银钱上,根本就不管他。

因此大手大脚的花销嚼用,哪个和他相好,他就给人银子。

当下世风以龙阳为雅,尤其是那些浪荡世家子和士林狂士们,痴迷所谓的魏晋遗风!

薛蟠在江南时还好,虽说南边此风更甚,不过他到底年纪还小,有薛姨妈约束着,交友也谨慎些。

可到了都中,与贾家那群子弟接触后,薛蟠才算真真开了眼界……

诸般新奇顽法,真真是刺激啊……

没几日,就先后和金荣及香怜玉爱交上了“朋友”。

他又是个喜新厌旧的,有了香怜玉爱后,就把金荣给抛到脑后了。

眼见着香怜玉爱跟了薛蟠后,吃香的喝辣的,还有大把的好处捞,金荣心里说不出的嫉恨。

他从小就是穷苦出身,虽谈不上饿肚子,可多一分的余财都没有。

周边人又多是富贵子弟,哪有不艳羡的道理?

只是他也没法子,因为他生的确实没那两人好。

今日又见薛蟠要带香怜和玉爱两人出去高乐,说要买这买那,金荣嫉妒的快要发疯。

心里扭曲之下,只想着他得不到,旁人也得不到。

看着香怜玉爱两人妩媚的脸,金荣只恨自己没生得更好……

可是刚起此念,心里又忽然一动,眼睛瞬间明亮起来。

再想起和那人的过节……

金荣阴笑一声,朝薛蟠走去。

……

贾琮自宁府回到东路院时,正见平儿对一群婆子丫鬟训话。

他却没有干预,连听也没多听,与平儿打了招呼后,就往书房走去。

平儿虽是个性子温婉的,可初来乍到,训话内容自然不会都是好话。

想起前世她在书中骂贾雨村的那些话,噫~

辣辣的!

所以,贾琮不影响她发挥……

进了书房后,在主位上坐下。东路院的书房根本就是个摆设,贾赦极少用。

如今他用起来,里面大部分书和笔墨都是新的,极为便利。

过了没一盏茶功夫,就见平儿来敲门。

亲自迎进后,贾琮将身份执照给平儿瞧了瞧。

平儿却不知是什么滋味,不过到底给贾琮道了喜。

见平儿心情复杂,贾琮也就没再想分享快乐,心中对平儿愈发有了敬意。

他将执照收起后,对平儿笑道:“平儿姐姐,这东路院的人可还好说话?她们刁蛮惯了,会不会给你使脸子?”

平儿婉然一笑,道:“老太太、太太和二奶奶三方面出力,把王善宝家的给赶走了,如今这边人心惶惶,讨好还来不及,哪有敢使脸色的?

毕竟,她们再怎样,应该也明白没过去王善宝家的体面大。”

贾琮笑道:“我竟忘了这茬儿,她们多是欺软怕硬的,平儿姐姐有这样硬的靠山,她们自然怕,怕就好!”

看着贾琮俊秀的面上,满是关心暖煦的笑容,平儿心里忽然就乱了起来。

都不是糊涂人,王熙凤能一眼看破的事,平儿难道就想不到?

而且对于王熙凤的动机,她也能猜到几分。

可越是如此,她心里就越难过,极不是滋味。

向来视作弟弟的贾琮,忽然“居心不良”,起了十分不该有的心思。

而一心孝敬的主子,又将她当成筹码和眼线,为了日后的富贵,竟连往日的情义都抛却了……

念及此,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