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1章 白虎堂(2 / 3)

加入书签

,而是称之为“王叔爱妻”,这些并不重要……

他是极理智的人,他相信叶清也是。

若只这样一个借口,就将他卷入这场注定会激起惊涛骇浪的大变故中,贾琮认为这不是一个好说辞。

叶清目光隐隐复杂,看着贾琮道:“这是最后一个人情。”

贾琮方缓缓点了点头,心里也不知是不是在品尝后悔……

沾染上这份因果,日后得付出何样的代价……

不过他并没有拿捏什么,既然当初欠了别人的人情,就必须要还,这点担当他还是有的。

再寻借口,凭白让人瞧不起。

他没有多言,见青竹一边落泪一边在一旁准备好笔墨纸砚,正在研墨。

贾琮上前,展纸提笔,蘸墨后,略一思索,挥毫书就。

半盏茶的功夫都不到,贾琮便收住了笔,侧脸看向叶清。

两人四目相对一刹那,叶清第一次先转移开目光,上前将纸笺拿起,只扫了一眼,心中原本存在的丁点怀疑就不见了。

眼眸瞬间泛红,落下泪来。

拿着纸笺的手,都微微颤抖起来……

“小姐啊……”

青竹在一旁不知发生了何事,哽咽唤了声。

叶清止住哭泣,对贾琮点了点头,道了声:“请再稍待。”

说罢,转身入内。

……

内堂,简陋的陈设。

普通木床粗布帷帐,没有燃香。

有股浓郁的腐朽烂臭气……

但是叶清并未在意这些,她持着纸笺入内后,看着木床上那个头发凌乱花白,枯瘦如柴,但面色平淡的男子,心痛的垂下眼帘。

她这位九叔,曾经是勇冠三军,霸绝千古的盖世英雄。

却为红颜骨肉,自囚自刑至如今的地步。

谁人又不心痛?

连叶清都没想到,他会这样快就……

他不是败在别人之手,他是没了求生之念啊。

“小九?”

木床上的男人似乎发现了叶清的不妥之处,他有些艰难的转过头,唤了声。

声音虚弱,但是那双凹陷进去的眼睛,却蕴着让人心碎的忧郁和思念……

叶清甚至不敢多看,她抬起头,轻笑道:“九叔,我的心上人来了,他还为婶婶写了首新词,你听听,看满意不满意?”

武王已经没有笑的力气了,他眨了眨眼。

叶清见之,鼻子一酸。

她方才骗了贾琮,根本不是武王想要看什么诗词,她只是想让贾琮有个合情合理的理由,出现在这里。

而对武王,她给出的则是“心上人”的借口……

见武王成了这样,叶清不敢再看,她平举纸笺,用并不纤柔的声音,微微沙哑的诵读道:

“江城子·崇康十二年八月初十闻有所感”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

神京西城,荣国府。

荣庆堂西暖阁,碧莎橱内,如今黛玉还在此休养。

入了秋,她的咳疾又犯了……

午饭罢,贾家诸姊妹们都在此处说话。

不过今日,众人的情绪都不大高,尤其是宝钗……

湘云气鼓鼓道:“真真忒没道理,哪有这样的人?难道凭她是太后的侄孙女儿,就能抢人?”

探春则面色复杂的再吟遍那四言,而后叹息道:“叶家那位姑娘,想来也是极好文之人,不然,也不至于此。”

今日青竹来请贾琮,并未说明来意,只说去武王府。

贾家姊妹们哪里明白武王府代表何意,连宝玉都不知道,只当是一群金枝玉叶想见贾琮。

湘云懊恼道:“三哥哥也真是,就那样跟人去了……”

黛玉娇滴滴的说了句公道话:“难道还能不去?都说了不是因为畏惧人家权势,也不是贪慕她富贵,当初为了宝姐姐的哥哥,不是欠了人家的人情嘛。人家现在指明了要三哥哥还人情,你说他还是不还?”

说着,侧着脑袋,瞧向宝钗。

宝钗闻言,差点没怄出血来,面色羞愧涨红,颤声道:“却是我家的不是,待琮兄弟回来,我给他赔罪。”

黛玉也是刀子嘴豆腐心,见宝钗当真了,又忙笑道:“你也真是一点顽笑开不得,咳咳……素日里你们都笑我心思小,今日怎地都成了小心眼儿了?

三哥哥本就和咱们女孩子不同,咳咳……难道还能一直躲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见人?

虽说叶家那位是姑娘,可人家自己却不这样以为,不是说,太后将她和公子一般教养,还说日后只准她招赘婿吗?

咳……如此看来,人家多半也将自己当公子,和咱们并不一样,咳咳咳……”

秋咳的人,不能多说话,一说多就容易咳嗽。

见她咳成这般,宝钗心生愧意,忙起身走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