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嫡皇孙五岁半(清穿) 第30节(2 / 3)

加入书签

显,亲近之人却能感受出来,譬如四福晋,譬如苏培盛。

现下弘晖醒着,眼睛黑葡萄似的眨啊眨,被胤禛抱在怀里,嘴里嘟囔唤着‘阿玛’,满脸都是快乐。

弘晖说话早,伶俐劲儿谁都看得出来,日后定是聪明的孩子。四福晋满面温柔地看着这一幕,想要叫声儿子的名字,半晌卡在喉咙里:“……”

四阿哥自然而然地说了出来:“熊宝叫一句额娘听听?”

角落里的苏培盛闭了闭眼,一晃脑袋,然后坚强地睁开。

弘晖却是十分听话,软软唤了声额娘,四福晋笑也不是,不笑也不是,只好‘哎’了一声,在心底安慰自己,听多了也就习惯了。

夫妻俩逗弄了好一会,片刻后,四阿哥低声开口:“汗阿玛不日便要巡视塞外,许是奉太后出行。”

去岁皇上没有东巡,四福晋早就有所猜测,闻言也不吃惊,只问:“爷要随行么?”

“按照以往惯例,留太子监国,这回……我也说不准。”四阿哥想了想,不确定道。

清查国库的风波还没过去,但此番清查,就是汗阿玛对吏治的严厉敲打。许是被下了通牒,大哥三哥、五弟七弟都发了狠,也不管得不得罪人了,昨儿递上了三本薄薄名册,里头记的全是违法乱纪、胆大包天的贪官,想必不日就会押解进京,接受刑部与大理寺的宣判。

至于秋后问斩,定是要等汗阿玛回程再议,这事还早着,不急。

胤禛的不确定,就是不确定皇上会不会捎上太子。

二哥办事办得漂亮极了,同汗阿玛的关系好似更加亲密,若汗阿玛体恤,给二哥一个恩典,留京的朝臣鹌鹑一般,闹不出什么幺蛾子。何况整治刚过,有亲王重臣坐镇,京城怕是一片祥和,用不着担心。

从另一角度想,汗阿玛定得捎上弘晏,弘晏若去,二嫂也要跟着去。难不成独留二哥一人,凄凄冷冷独守衙门?

妻儿都跑了,这是何等惨剧!

胤禛顿觉唏嘘,心道二哥也不容易,人人只知监国的风光,不懂监国背后的苦啊。

“二哥若去,爷大概率也是去的。”四阿哥笑道,“爷去了,福晋可要跟着去?”

四福晋心动了一瞬,转而摇摇头,摸了摸儿子的脸颊:“弘晖还小,离不得额娘照料。等他大些,我再和爷一道欣赏塞外风光,那会也没了牵挂。”

四阿哥一想也是,轻轻一叹,握住她的手:“辛苦你了。”

难得的柔情,令四福晋有些动容,爷真的跟从前不一样了。

“再等上四年。等弘晖五岁了,学习完毕肃贪的技巧,”四阿哥微微一笑,勾勒出未来的美好蓝图,“福晋便能放心出游,管他闹出什么祸,回府打一顿便是。”

四福晋的感动僵在嘴角。

四福晋:…………?

——

弘晏越是织毛衣,越是觉得针绣文化博大精深。

在没有任务催促的情况下,这等活计不仅悠闲自在,还有极强的沉浸感与成就感。亲眼看着成品制出,犹如创造一个小世界,小世界的构成由你决定,不论是落针的地点,顺序,还是勾线技巧,刺绣技艺,称得上千变万化,却也有迹可循。

躁动之人可以静心,浅浮之人可以锻志,老少皆宜,不分男女。

短短几天,由不熟练到熟练,弘晏终于织成一件满意作品——

一件奶白色的套头毛衣,仿照现代样式,胸前绣了一张黄色笑脸。笑脸大大的,上下弧线翘得很高,老远就能体会到青春与欢乐,让人情不自禁勾起笑容。

织了那么多天,小短手依旧白白嫩嫩,半点针眼也无,弘晏忽然发觉了【手中线】的好,至于【慈母】两个字,被他自然而然忽略了过去。

毛衣是成人男式,不适合献给太子妃,弘晏决定送给近来忙碌的太子,接着努力练习女款。

可翻来覆去左看右看,弘晏沉默了,这笑脸……也太欢乐了些,好似不太适合他爹。

送给太子的笑脸图案,一定是含蓄的,矜持的,一如高贵的储君气度,否则威严何在?

罢,等他下下件再来。

不期然想到合适的人选,弘晏眼睛一亮,今儿头一回出了房门,附耳让三喜过来:“找个好看的盒子,送往……”

三喜欲言又止,终是听从主子的命令,屁颠屁颠地去了。

——

傍晚,太子终于处理好堆积的事务,缓缓吐出一口气。

本想去寻儿子,旁敲侧击问一问毛衣的事,外头忽然传来奏报,说第一批蛀虫抵达京城,其中便有李氏的父亲李文璧;皇上交由太子爷与四贝勒全权处置,四贝勒得到消息,此时已在毓庆宫外等候。

太子忙说:“请四弟进来。”

片刻后,兄弟俩相对而坐,太子忽然发现胤禛的衣着竟与往日不同。

外衫微微敞着,与他平日严谨的穿着大相径庭,里头裹着一件……奶白毛衣?

太子心下狐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