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嫡皇孙五岁半(清穿) 第92节(2 / 3)

加入书签

顺心,就要他人性命吗?

白晋六神无主地说:“上帝啊,我要怎么办才好?”

弘晏为难片刻,道:“上帝告诉你,只有求见皇上,才能彻底消去这个隐患,不知监正愿不愿意用。”

谁知白晋不假思索,似抓住救命稻草一般,“愿意,愿意。微臣这就求见皇帝陛下!”

“……”弘晏头一回遇见这么自觉的,不禁对他刮目相看,压低声音道,“既如此,诸事宜早不宜迟,监正大人只需按我说的做。”

——

不到一个时辰,弘晏轻快地走出钦天监,看了看天色,满意地去寻九爷。

那厢,皇上正在乾清宫批折子,就有小太监传话说,钦天监监正求见。

传话人有些迟疑,李德全敏锐地察觉到不对,联想到监正是个传教士,赶忙出声问:“可有不妥?”

皇上搁下朱笔,凝神望去。

小太监犹豫一瞬,说:“回禀皇上,白大人在哭,哭得就跟,就跟——”

他没读过几日书,绞尽脑汁不知怎么形容,半晌,小心翼翼地说,“就跟死了爹妈似的。”

皇上:“……”

李德全:“……”

皇上叫小太监滚出去,头痛道:“传他进来。”

小太监听话地滚了,不到片刻,白晋号啕大哭,不堪入目的仪容呈现在皇上眼中。

人到中年的洋人,本就长得粗犷一些,这副模样不可谓不辣眼睛,皇上闭了闭眼,发觉小太监没有形容错。

皇上决定给予一点最后的耐心,便见白晋跪拜下去,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皇上,戴梓戴大人冤枉啊皇上!”

听闻‘戴梓’二字,李德全心间一凛,皇上手指动了动,脸色沉了下来。

空气霎那间变冷,白晋却是浑然不觉,兀自在御前哭诉:“皇上,戴大人冤枉,都是被南大人陷害的。”

“微臣替老师保守多年秘密,实在忍不下去了。这么多年,微臣苦于良心折磨,分外痛楚,戴大人一介无辜之人,忠诚之士,落到如此下场,真是,真是……”

说着哭声一滞,卡壳一瞬,偷偷翻过手心,瞥了眼密密麻麻的小抄。

心下一定,白晋痛哭着喊:“真是天理不容!!”

逃路 一更

说起戴梓此人,不但才思敏捷,文采斐然,在器械一途更有着非同凡响的造诣。

南怀仁与汤若望合力造出的新式火器,戴梓身为工部侍郎,三日便能拆解完毕,并且稍作改动,画出更为精炼的图纸,加强了火力,提升了射程,继而毫不设防地寄信,向南怀仁探讨问询。

然后没经历过社会毒打,不知人心险恶的戴大人吃了大亏。

皇上身边的位置,就那么几个,火器总造的头衔,更是只有一人。他是个天才,让别人怎么活?

一大盆污水泼了下来,说他“心怀怨愤”“非议圣上”,简而言之就是怀才不遇,偷偷骂皇上坏话,觉得工部侍郎这个位置配不上自己。又有伪造的信件当做证据,来源正是戴梓寄给南怀仁的探讨信,一通操作下来,罪名确凿无疑。

他又是个头铁的直性子,对簿公堂的时候没有求饶,没有辩解,而是怒发冲冠,痛斥南怀仁‘奸佞小人’,还说‘皇上若是昏君,尽管治我的罪’,一时言辞激烈,颇有些大不敬,让旁听的官员吓坏了。

皇上大怒,差点要把他拖下去砍了,也是张英、王士禛等汉臣苦苦哀求,皇上终是改变主意,改为褫夺官职,没收财产,全家流放盛京。

尽管过去这么多年,戴大人在皇上心目中的形象依旧鲜明。

违逆他的臣子不是没有,头铁喷他的唯有戴梓一个,故而白晋嚎哭的时候,皇上脸色呱唧一下掉了下来,沉沉陷入回忆之中,错过白晋翻手掌的小动作。

皇上没注意,李德全却是瞧得清清楚楚,霎时咯噔一下,白大人的掌心写了什么?难不成背后有人指使?

瞧这四个字四个字的用词,他还疑惑来着,传教士的文学素养何时有这么高了,堪与土生土长的京官媲美。

深知戴梓案乃是皇上心中的一根刺,又和逝去的南怀仁有关,兹事体大,李德全不敢胡乱开口,只暗中记了下来,心脏跳得飞快。

终于,皇上再也忍不了魔音贯耳,重重地一拍案桌,吓得白晋闭上嘴,泪眼朦胧地抬起头。

特意遗忘、尘封多年的旧事就这么突兀提起,且毫无预兆,让人不得不怀疑。但说一千道一万,如今的皇上,已不再是当年的皇上,若要细细琢磨此事,无需证据,他已相信了三分。

当年他气的是戴梓大不敬,至于冤不冤枉,已然不重要了。若是不罚,何以服众?君臣纲常,不容违逆。

现如今……

“你说戴梓是被南怀仁陷害的,可有证据?”皇上冷声问。

白晋瞧过小抄,心里不慌,见此心下一喜,殿下果然料对了所有。

他吸了吸鼻子,言辞恳切:“回皇上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