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章 数字秘语(1 / 2)

加入书签

公园。

许诺每个周末必去的地方。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想要有所作为,除了发自内心的热爱,还要有不顾一切的坚持。

“哇”一声惊叹响起。

一个小男孩两眼放光地盯着许诺:“姐姐,姐姐,你画的真的太棒了!姐姐,你能不能帮我个忙啊?”

许诺抬眸:“帮什么?”

“我接了女同学的战书,要在美术上与她一决高下,现在,别说有灵感,一提……我就反感……”

小男孩眉头紧锁、可怜兮兮,许诺心一软,就答应了。

小男孩和女同学约定,画一幅关于空气污染的画,谁的作品有新意、有深意,便是获胜一方。

许诺垂眸,思索了一下,决定把诗仙他老人家搬出来。

香炉峰,生起黑灰烟霞,山前瀑布,全被雾霾遮住,峰顶,冒着滚滚浓烟,诗仙李白戴着口罩,眼眸幽深,无限悲凉。

画完后,许诺又在右下角缀了几行小字:

日照香炉生紫烟

雾霾让我作诗难

空气已属重污染

戴上口罩也不沾

这画这“诗”,够有新意了吧?

“谢谢姐姐!”小男孩开心地接过画,像宝贝一样捧着离开了。

许诺却垂下了眼眸:假如李白生在现代,定会败在雾霾之下吧,他看不清瀑布,看不清香炉峰,如何作诗?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夕阳已西斜,许诺收拾了画板,准备回家。

路过凉亭时,她看到一位老者坐在凉亭的石凳上。

老者神采奕奕,脸上挂着从容淡定的笑容,他的发,已全白,如雪般的银丝闪着耀眼银光,夕阳打落在他的身上,仿佛镀上了一层光环。

老者的身旁放着一纸杯水和一支“毛笔”。

那是一支自制的毛笔,木棍做笔杆,塑料小瓶子裁去底与笔杆连接,再装上修剪成笔尖形状的海绵,便成了一支大号毛笔,沾上纸杯里的水就可以在地上书写。

许诺的眼睛顿时被吸了过去。

“哇!毛笔!”一个小女孩蹦跳了过去。

“孩子,你也喜欢毛笔是不是?写写试试?” 老者笑着将自制毛笔递向小女孩。

“嗯!”小女孩重重点头,伸手接过了毛笔。

小女孩只知道那是毛笔,并没有用过毛笔,拿起那支超大号毛笔后,仍像拿铅笔一样攥在手里,倾斜着写字,粗粗的笔杆在她小小的手里晃来晃去,都快攥不住了。

许诺迈步上前,握住了小女孩的手。

随着毛笔的运动,地面上缓缓呈现出三个汉字:“中-国-梦”

三个字刚柔结合,自然天成,甚是漂亮。

闫仁川看许诺起笔、运笔、收笔都恰到好处,抑扬顿挫也把握得极其到位,便问道:“闺女,写得不错,几岁进书法班的?”

听到闫仁川说话,许诺这才发觉自己的失礼,连忙颔首道:“让您见笑了,我没有报过书法班,只是随便写写。”

闫仁川眼中聚起疑惑:“没有学过书法?”

“哦,我父亲喜欢书法,我经常看他写,就学着随便写写。”

闫仁川微叹:“你的底子还是不错的,若有良师指导,再勤加练习,将来定有成就。”

许诺抿起唇瓣:“我明白,但是,我想一心一意地做一件事。

古时讲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我却不同意这个说法,人只有一颗心,如果同时练习琴棋书画的话,哪一项也达不到顶峰。

同时兼顾,不一定是样样精通,可能是样样稀松!”

样样稀松?闫仁川还是头一次听到这么有趣的论点。

闫仁川眸动,发现了许诺背着的画板:“孩子,我可不可以看看你的画?”

许诺笑着颔首,取出一张画稿递给了闫仁川。

看到许诺作品的那一刻,闫仁川有种被吸走灵魂的感觉。

许诺的作品不但笔触细腻、流畅,而且感情丰富,如自然流溢般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这样的作品,就是当代著名画家也很难作出。

闫仁川已经很久没有这种“心动”的感觉了。

“怪不得你不在书法上发展……”闫仁川喃喃道。

许诺没有听清,只隐约听到“书法”二字,还以为是闫仁川对自己不勤书法不满,便道:“我知道书画不分家,是我疏忽了书法练习……”

“不不不!书画不分家,是对初学者而言,你现在已经不是那个层次了,既然不是想当书法家,只当画画辅助,已经足够了。”

自己三脚猫的功夫还受到了夸奖,许诺顿时羞红了脸颊。

“你签了哪家画馆?怎么没见过你的作品?”闫仁川突然问道。

“画馆?”许诺微愣,“哦,我还没到那么高的境界,我才刚毕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