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儿子你还要吗? 第23节(2 / 3)

加入书签

他又想起白天没吃到嘴里的饼了,嘴里馋的直流口水。

今春笑着应了,过去弯腰将阿元抱起,“给您留着呢,要吃几个?”

阿元不懂几个,只豪气的仰着小脸开口,“多!”

意思是越多越好。

季萧站在不远处,手被沈淮牵着,目光却跟着阿元进进出出,见他给今春抱了去,这才略微放了心,将视线收了回来。

沈淮颇为吃醋,满嘴酸气的开口道,“你怎么就不能多看我两眼,你心里只有阿元?”

季萧闻言回头,有些讶异,“我,我怕阿元摔了,你不会摔啊。”

沈淮听了这话,倒恨不得自己能摔一跤。他抱住季萧的腰,凑在他颈边磨磨蹭蹭,厚着脸皮道,“谁说我不会摔,你若是想看,我也就摔了。”

“那,那不一样,”季萧无奈,又推不开他,只讲目光放在院子里来往的仆役身上,有些担忧的说,“院子里人太多了,住不下的。”

“他们住这儿做什么,”沈淮满不在乎,“早上来,晚上走的。”

“那多麻烦呀,”季萧看着那些年纪不大的小姑娘,和沈淮打商量,“我觉得今春和庆云就够了,其他的我也能帮把手。”

“咱们现在在这儿住着,地方小罢了,过些时日王府修好了,那里你还能给谁搭把手?”沈淮捏了捏季萧的腰,哼了一声转又笑道,“阿萧成日傻乎乎的,实在可爱。”

身份没暴露以前,他好歹按捺住心情,只添了今春与庆云两个人过来。如今身份放开了,可不得好好将他的阿萧宠上天去?也省的这小可怜不时就觉得自己不该有好东西。

沈淮只想让季萧明白一个道理,他喜欢的人,合该有这天底下最好的东西。

伊始

天色刚蒙蒙亮,合景斋的门前就站了十好几个人,翘首以盼等得全都是那新鲜出炉的头一盒糕点。

街口遥遥驶过来一辆马车,车轴滚动,带动着车轮在平整的路面上前行。

合景斋是京城里有名的糕点铺子,昨天才在平阳县开张,今天就引来了不少爱吃的食客。只是看着这么多等着的客人。柜台后头站着的伙计神色却不见轻松。他频频回头,又来回走动,末了带着些劝慰似的对外头张头张脑的食客们道,“各位迟些再来吧,这糕点做好还得有一会儿呢。”

而那一辆马车由远及近,此时在合景斋的门前停了下来。

为首站着的食客里有对伙计的话不以为然的,抢着道,“头一批不是已经做好了?我都瞧见了,只待装盒,”他顿了顿,又有些卖弄,“我去过京城,知道你们可用盒装,也可用油纸,这会儿剩下的不过是包个油纸的功夫,来这里吃糕点的也不是没钱的,你不必唬我们。”

旁边茶水铺子里的说书人,此时也站在他们中间,意气风发的要尝点好吃的。昨儿个夜里来了个大方极了的听书客,一甩手就是二十两雪花纹银,只说他昨天书说的妙极了。

“就是,当我们没钱不成?”他这样说道。

伙计给他们坚定的态度搅合的有些无奈,当他们不听劝,只摆摆手,转头往里去了。

而他们身后,马车门从里头给人推开,今春先孤身一人走出来,后赶马车的庆云也跟着跳下,两人才走到合景斋门前,侧边的一扇小门立刻开了起来。

里头的伙计低眉带笑与他们说了几句,面带讨好的将一盒盒的糕点递了出来。

食客们纷纷侧目,瞧见这场景,哑然下去。那柜台里的小伙计低声道,“你们瞧,我说还要等一笼吧……”

糕点堆了半辆马车,足够将那弄堂里的家家户户送个遍。

弄堂里的人原与季萧不太亲厚,如今见他似乎得势,背地里舌根其实也未曾断过。只不过当着他的面,俱变成了客客气气的模样,只王婆子一个,如今提起还要小声的骂骂咧咧。

“我们家爷,也就是季老板,从前一个人流落于此,得了大家的照顾,这盒糕点算是微薄谢礼,莫要责怪准备不周。”今春含笑敲开门,家家户户俱是一套说辞,可将许多刻薄过季萧的人家吓得够呛。又瞧见她身后的侍卫,顿时什么话也不敢接,无论今春的说辞如何,只呐呐点头,做了实事。

“我们这些做下人的如今在这里住着照顾爷,偶还在河边洗衣时听见些人说长说短,”今春直直的立着,冷笑着,“这些啊,都是下头人告诉我的,可你说,那些个小丫头片子知道什么呢?我也不当真,我可不信了,这无缘无故还能在背后咒人生死?若真是如此,要我说还不如当面一刀来的痛快些,您说呢?”

两句话的功夫,吓得王婆子手颤,满面惊慌的将那盒糕点接了过去,连连点头。

今春收回手,垂眸带笑,告辞离开。

一早上的功夫,窄巷子里给她整的安安静静,不见其他半点儿声响。

众人又怕又是感激,只谢着季萧没有将自己从前受着的那些欺负说出来,否则他们今天还不得给人当头一刀?

这是另外的话了,季萧此刻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