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0节(1 / 3)

加入书签

萧逸一直感受着自己身上的两道目光,除了沈佳琪那个挑衅的小眼神,还有战哥母亲的打量,或者说审视。

他看向于慧,目光并未躲闪,而是走到于慧面前,“阿姨,您有事找我?”

于慧心中一震,真是个机敏的孩子,怪不得阿战谁都不用,只把他留在身边。

“也没什么大事,你爷爷既然让我关照你,我就许你个心愿吧,要在我能力范围内。”她看着眼前的萧逸。

萧逸沉默了一下,“一个月后的婚礼,按照陆家的规矩,佳琪要给婆婆敬茶,我希望……您能勉为其难,帮我给她一个完美的婚礼。”

他不想让佳琪对着空空的座位不知所措,那对于一个女孩来说,过于残忍。

于慧半天没说话,萧逸以为她会拒绝。

“敬了茶,以后就称我母亲吧,我满足你的这个心愿,给她一个婆家。”

萧逸有些不敢相信,他看着于慧,她是战哥的母亲,已经不理凡尘俗世多年,竟有着这样的格局。

他微微低头,“多谢母亲,我和佳琪一定像孝顺亲生母亲一样孝顺您。”

佳琪离得远,听不清他们说什么,只是隐约听到自己的名字,一会儿得好好问问他,有没有说自己的坏话。

神圣而珍贵

高原反应,亦称高原病,是人体急速进入海拔三千米以上高原,暴露于低压低氧环境后产生的各种不适,也是高原地区独有的常见病。而此时的陈雨馨正在被这种高原反应折磨着。

眼看着还有几个小时就可以到拉萨了,陈雨馨的身体却越来越不舒服,开始出现头痛,胸闷等症状,她一直在努力克制着这种不舒适的感觉,但脸色却越来越差,而且完全没有食欲。

旭东时不时地看她几眼,只见她一直紧锁着眉头,脸色有着不正常的红晕。

再次路经城镇,旭东让人停下车,自己拿着保温壶去店里买了一壶酥油茶,他上车递给陈雨馨,“把这个喝了,症状会有所好转。”

陈雨馨看了眼旭东,“你怎么知道?”

旭东没说话,自己这一路上的注意力大半都在她身上,又怎么会不知道她出现了高原反应。

“现在都有什么感觉?有没有发烧或者哮喘的症状?”他问道。

陈雨馨打开保温壶,倒了一小杯酥油茶,喝了几口,然后摇了摇头,“没有哮喘的症状,至于发烧,我可能需要用体温计量一下。”

旭东心里一紧,在高原地区,一旦出现发烧或者口鼻出血的症状就会很糟糕,很有可能发展为肺水肿或者脑水肿。

他直接伸手在陈雨馨的额头上贴了一下,又摸了摸自己的额头,“体温是正常的,你先把这些酥油茶喝掉,会有所缓解,再多喝点水。”

他望向远处,拉萨真的不远了,希望她到了拉萨就可以好起来。

车子继续在公路上行进,陈雨馨喝完酥油茶靠在座椅上休息,她也同样在期待着拉萨。

拉萨,藏语译为“圣地”,在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的北岸。平均海拔三千六百五十米,是一座具有一千三百年历史的古城,也是军区的所在地。

陈雨馨一边看着窗外的天空,一边在大脑中回想着这些信息。

她不禁想起沿途看到的那些向拉萨行进的朝拜者,他们风尘仆仆,三步一磕头,缓步前行。每一次下地,他们都会双手合十,口,鼻,胸,紧触地面,犹如身体与大地融为一体。他们中有年迈的老人,有虔诚的妇女,有强壮的男人,还有十来岁的孩童。而那千里之外的拉萨,是他们最终要到达的终点。

每个人都该有信仰,那些朝拜者信奉的是藏传佛教,而自己的信仰是忠于祖国,救助生命。

想着想着,司机突然停了车,她不禁透过车窗向外看。

车前站着一个藏民,皮肤黝黑,三四十岁,很焦急的样子。

一路走来,她已经见过很多穿着打扮和他差不多的藏民。

旭东下了车,走到藏民身前,“为什么拦车?”

“军官,我儿子病了,病得很严重,你们能不能帮我把他送到最近的医院?”

“他现在在哪儿?”旭东问道。

“就在前面的村里,在家里。”藏民一边说一边指向右前方的村子。

旭东立刻走向陈雨馨的位置,陈雨馨看他过来忙按下车窗,“怎么了?”

“他儿子病了,据说很严重,想让我们帮忙送去医院。”

陈雨馨忍着头痛,从车上下来,看向那个藏民,“我是医生,先带我去看看。”

“好,”藏民一边说一边往前跑,“前面就是村口,车子开不进去,需要走路过去。”藏民说道。他已经在这条路上等了好一会儿,直到看见他们,才看到了希望。

陈雨馨拿着医疗箱,咬牙跟在藏民身后,头痛,胸闷的症状更加严重。

她觉得自己越发艰难,刚跑几步就开始大口喘息。她曾听人说过,到了海拔三千米以上,即使在平地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