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1节(1 / 2)

加入书签

旭东和陈雨馨于三日前回到拉萨,整理行装,准备回临市。

两个人本想去集市上买点特产带给战友,不曾想出了军区大院几百米,就遇到了点错和次仁。

点措很远就认出了他们,拼命地挥舞着手臂。

陈雨馨和旭东对望一眼,一起向点措他们走去。

“两位军官,你们还好吗?我是点措啊!”点措说完,忙转头看向次仁,“次仁,快给恩人鞠躬!”

次仁忙鞠了一躬,有些腼腆,笑着看向他们。

旭东看了眼点措面前的小摊,“这个摊位是你的?”

“是啊!你们离开没两天,我就带着次仁来这里摆摊了。不仅置办了这些东西,还在附近租了个房子。”

旭东点点头,“生意怎么样?”

“生意还好,够我和次仁的生活了。我会尽快攒钱,把欠你们的钱还上。”

“借给你时我就说过,两年内还,你如果赚了钱,可以先考虑改善你们父子的生活水平,况且次仁也不小了,该去学点本事。”旭东说道。

陈雨馨看向次仁,“次仁,你喜欢上学吗?”

次仁的眼珠转了转,“我没上过学,不知道喜不喜欢。”

陈雨馨有些惋惜,“那你长大想做什么?”

“做军人,做医生。”次仁冲口而出,他搞不清楚军医是个什么样的职业,只知道自己的恩人既是军人又是医生。

陈雨馨点点头,“那就要好好去上学,如果连药品说明书都看不懂,是没办法做军医的。”

次仁似懂非懂,点了点头。

旭东看向点措,“你以前怎么不让他上学?”

“他从小就体弱多病,没法像正常的孩子一样去上学,后来长大了一些,他妈妈又我也实在没有办法,就耽搁了。不过我听说这附近有一所小学,只是次仁的年龄有点大,不知道人家肯不肯收。”

“你先去学校问问,如果学校有政策不肯收,我们可以出面找上级协调一下。”旭东说道。

点措不住的点头,不停的鞠躬,“谢谢!谢谢!”

旭东看了他一眼,“至于学费”

“学费,我靠这个摊位赚得来,真的。”点措连忙说道。

旭东看了看摊位上的东西,有本地的小零食,烤地瓜,还有驼绒裤。看来点措也是花了心思的。

陈雨馨顺着旭东的目光看过去,转念便明白了他的想法。她弯了弯唇角,钢铁直男也有一颗柔软的心。

“点措,烤地瓜怎么卖?”陈雨馨问道。

“不要钱。”点措立刻拿出牛皮纸袋,装了几个烤地瓜,递给陈雨馨,“这个地瓜很甜,你们尝尝。”

“旭东走到那堆驼绒裤前,看了看尺码,又看了看旁边纸板上的标价,九十块一条,也是这摊东西里最贵的一样。

“点措,这个驼绒裤,给我装十条。”旭东说道。

点措一怔,“您要自己穿吗?”

“送人。”

“哦,好。”

点措拿了两个大袋子,装好十件驼绒裤递给了旭东。

旭东从口袋里掏出一千块钱放在了摊床上,驼绒裤九十块一条,一共九百,烤地瓜一百,一共一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男人之间不需要施舍,但可以帮助。

千里之外

陈雨馨看着旭东手里拿着的两大袋子驼绒裤,不禁想笑。

“你买这么多驼绒裤干什么?”她问道。

旭东也笑了,无非是为了照顾点措的生意。

“临市的冬天湿冷,带回去送人也不错。”他看了眼陈雨馨,“你要不要也拿回去两条?”

陈雨馨摇摇头,“我还年轻,目前还穿不到这个,几十年后倒是有可能。”

旭东笑笑,随口说道:“那我给你留一条,等到几十年后再穿。”

旭东说完,两个人都沉默了。无意间的一句话,到底是玩笑还是真心,不停的在彼此心里盘旋。

两个人又去买了几斤风干牦牛肉,便回了军区。他们于第二天上午启程,经过三日的劳顿,终于回到了临市。

一起执行任务的日子结束了,而对于他们彼此间的情感,不知是结束还是新生。

医院这边,经过一夜漫长的等待,沈父终于苏醒了过来。看到趴在床前的妻子和女儿,老人不禁潸然泪下,在鬼门关前走了一圈,除了庆幸自己福大命大,更多的是感动。

女儿没到之前,老伴不停地在耳边叨叨,叨叨几十年来的辛酸苦辣,叨叨她终究没有选错人。女儿到了,女儿又握着自己的手继续叨叨,叨叨了一大堆的心里话,连小时候不写作业挨打的事都翻了出来,可他就是觉得很幸福。

萧逸第一个发现岳父醒来,他走到床边对上岳父的目光。

“岳父,我是萧逸。”萧逸轻声说。

沈父点了点头,伸手轻轻碰了碰女儿的头发。

佳琪醒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