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番外回乡记下(荀晋源篇) l as h uwuc o m(1 / 2)

加入书签

荀父荀母怎么也不会想到,荀晋源去了一趟长安,居然整个人都变了,原本任人拿捏的性子,现在靠着进士及第的筹码,都敢公然和他们叫板了。

不过,此事也未必非得今日争一个结果,促成荀晋源这桩亲事的人是荀家族长,待入了宗祠拜见了族长,荀晋源就是再有自己的主意,也拗不过整个家族的利益去。

于是,荀母再次出来打圆场,对荀父使了几个眼色道:“要我说,这事也确实太急了些,晋源你快起来吧,我们先去拜见族长,八字都还没一撇的事,犯不着现在和你爹怄气!”

荀父顺了顺气,瞟了荀晋源一眼,话语间都少了些火气,“起来吧,换身衣服跟我去宗祠。”

见父母避而不答,荀晋源也猜到了其中的蹊跷,俯首拜了又拜才终于起身,各退一步并不能解决问题,但至少还能保持明面上的父慈子孝。鮜續zhàng擳噈至リ:i5 2y

收拾妥当后,荀家二房几人皆是静默不语,又面色如常地前往了荀氏宗祠。

荀氏宗祠上下都是一派祥和喜悦的氛围,老族长八十多岁了,终于亲眼见着了族中出了个进士及第的探花郎,怎么能不欣喜若狂?

待亲眼见到荀晋源端方有礼、沉稳持重的模样后,老族长更是恨不得将荀家的未来都交托到这孩子身上,毕竟荀家子弟多不成器,如今出了一个这样的人物,是二房之福,更是他们荀氏之福。

席间谁也没有提起二房家的婚事,各房子弟都维持了明面上的其乐融融,真心为荀晋源登科感到高兴。

而后,荀晋源颇得族长青眼,不仅被留下小住,还得以改族谱正名,正式认二房大娘子为母,以后与晋阳同为嫡出。

这自然是好事,可好事的背后不可能全无代价,荀晋源早就做好了觉悟。于是,在族长提起二房婚事时,他再一次强硬地拒婚不从,然后落得一个被关宗祠的下场。

“都听了,他爱跪就让他跪,别给他饭吃!让他对着祖宗牌位好好想想清楚,到底要不要为了一个女人放弃家族,自毁前程!”老族长气得差点背过气去,作为经历了几十年风风雨雨的一族之长,他完全不能共情这个逞一时意气的年轻人。

荀晋源当然不是一时脑热要对抗整个家族,他只是特别想为自己抗争一次,哪怕最后失败了,至少也走出了别人的阴影,做到了真正为自己而活。这不是一个随性的决定,他很清楚,一次妥协就是次次妥协,若不想成为整个家族的傀儡,就必须抗争到底,为自己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祠堂的大门应声关上,荀晋源抬头看了一眼列祖列宗的牌位,愈发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你们且看着吧,我是不会成为他们的应声虫的!”

挨饿的滋味并不好受。在暗不见日的宗祠里,荀晋源凭着一口傲气,加之对六娘的思念,挨过了一个又一个时辰。

快到极限时,他连跪着的力气都没有了,只记得眼前忽的一黑,就无力歪倒在了蒲团边上。

“元骢,元骢?”

耳边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荀晋源动了动手指,想要抬起重重的眼皮。

“是我,晋阳啊…”荀晋阳摇了摇饿得快不省人事的弟弟,“快醒醒,元骢,饿坏了吧!我偷偷给你带吃的来了!”

“水,给我水…”荀晋源哑然,就快连声音都发不出了。

荀晋阳忙把水壶凑到他起皮的嘴边去,“哎…元骢,你这又是何苦呢?”

他一边喂水,一边劝晋源,“依为兄之见,你不如先答应下来,等回京复职再推脱,这样大家面子上都好看。”

荀晋源呛了一口水,睁开眼睛挺起身来,“咳咳…不,我做不到!兄长你…你也是他们派来的说客吗?”

“我才不是的!我是从狗洞爬进来的,怕你饿死啊!来来来,快啃一口饼,肚子空空的,哪有力气同我吵架?”荀晋阳摇摇头,又取出包袱里的几张饼子,撕开口子递给他。

饿得前胸贴后背的荀晋源,顾不上去怀疑兄长,捧起饼子就大口咬下去,再没有一点君子的形象。

“哎哟,你慢点吃慢点吃,别噎着了…”荀晋阳拍了拍弟弟的背,一脸担心地看着他,“元骢,你是我们家的骄傲,不该止步于此的,何必为了个女子如此执迷不悟呢?”

荀晋源拍着胸口吞咽了下去,转头对雪中送炭的兄长说了些实话,“兄长,我也是为了我自己。族长也好,父亲也好,他们都只把我当成了繁荣家族的棋子。我心里怎么想的,对他们来说,从来就是不重要的…这么多年来,我发奋读书,就是指望有一日能为自己做回主,不必再仰人鼻息做小伏低…”

“你说的话,我怎么听不懂呢?”荀晋阳一脸困惑,摆手道:“我只知道,大家长从来都是对的,他让你娶方家小姐,自然也有他的道理。”

“罢了,不说这些我搞不懂的事了!元骢,哥哥且问你,长安那女子,真就那么好吗?”

说起六娘,荀晋源从来都是骄傲的,“薏娘,她是天底下最好的女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