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大国医 第65节(2 / 3)

加入书签

是傻子。

小沈说道:“您说得对。”

一顿饭吃得挺愉快,下午回到科室,宣传那边就打电话来询问老阎有没有时间,那个资助了心脏移植患者的基金会想要和他见一面,采访他两句,最好是能露脸的那种。

老阎一向不耐烦这些,不过考虑到患者家庭确实困难、哪怕有医保还是要伤筋动骨,他还是答应下来。

正好这会儿他们可以休息一会,老阎让基金会的人直接过来。

为首的是个老外,约莫三十出头,顶着一头灿烂的金发。他远远见到坐在老阎旁边的陆则,两眼一亮,觉得这年轻人长得可真好,竟治好了他在东方人脸方面的脸盲!

金发老外主要想通过老阎了解一下中国心脏移植手术的各个环节,如果可以的话他还想拿到手术录像,看看有没有可以用在纪录片里的素材。

他给老阎展示了他们基金会的网页,又展示了一下他们已经拍到的一些纪录片片段,并展示自己手上的各种证件,说明他们是正经慈善基金会,手续齐全、落实到位的那种。

这些东西医院宣传部门那边都审核过,既然那边通知说可以接受采访,老阎坐下来简明扼要地回答了对方的问题,遇到自己懒得答的问题则示意陆则来解释。

手术录像也是现场的,医院很多大手术都会录制成教学录像,让年轻医生观摩学习。有些东西看一千遍书,也比不上亲眼把整个手术过程看一遍。

录像不归老阎管,他回答完对方的问题就表示下一个术前会议要开始了,送客的意图非常明显。

金发老外识趣地离开心胸外科,只是忍不住和摄影师嘀咕:“中国人对着镜头都是这么严肃的吗?”

摄影师说:“纪录片不是正该严肃点?”

金发老外点头:“还好他们的英语不错,本来以为需要一个翻译。”

两个负责收集中国地区资料的老外边交谈着边去拿手术录像,准备回去让人剪辑一下加入到基金会的纪录片里去。

虽然是做慈善,积极扩大宣传还是必要的,只有打响知名度、让更多人看到他们做的事,才能吸引更多人加入到他们的慈善事业之中!

金发老外傍晚就把剪辑好的内容发去总部,带着摄影师跟着地导去外面游玩。

吃过晚饭,天就黑了,相比国外一些地方寂静的夜晚,夜里的中国城市十分热闹,街道上都是来来往往的行人。

金发老外一直逛到夜深,竟误打误撞找到个夜市!

金发老外带着摄影师去尝了点在他们看起来有点奇怪的夜市小吃,从街头逛到了街尾,不时还拿出手机拍点小视频,发上社交网站给粉丝们看看晚上十点的中国。

金发老外的粉丝们对他发的照片非常好奇。

——哇,那蝎子在动,中国人爱吃蝎子吗?

——那红通通的一锅全是辣椒吗?吉姆叔你去试吃一下,看看第二天嘴巴会不会肿成热狗。

——好热闹啊,那边真的已经晚上十点了吗?

——我上次去中国怎么没找到这样的地方?

金发老外逛了一圈,和粉丝们互动了几轮,意犹未尽地回到酒店。他才刚坐下,总部那边就来了消息,说他们上交的视频不行,重点不对。

中国部分他们不准备做多少内容,中国的手术水平一般般,没必要展示手术过程,应该重点突出中国这个家庭生活困苦、中国医疗水平落后、中国慈善事业做得不到位等等。

金发老外是看过手术录像的,还想和总部的人据理力争:“我认为这场手术做得不比其他手术差,中国的医生也很优秀。”

那边对此不予置评,提出总部的要求:“你明天再带着你手底下那个红发佬去对方家里拍些视频,多拍些他们家一带的情况,多问问他们周围的邻居关于中国慈善公益方面的问题,其他事你们不用管了。”

那边吩咐完就切断了通话。

金发老外看向旁边的摄影师。

摄影师顶着一头红发,皮肤特别白,力气比一般人大,扛着沉重的摄像机到处跑也不嫌累,非常吃苦耐劳。

可惜他们上司一向把红发人种称为“红发佬”,据说他们上司老家流传着“红发的人没有灵魂”这种荒谬说法,所以这位上司很看不起红发人种,仅次于看不起黄色人种!

金发老外宽慰说:“他这人就是这样的,你不要放在心上。”

摄影师耸了耸肩,无所谓地说:“反正给我发工资就好,随他怎么喊。”

金发老外想到上司的要求,叹了口气。他一向挺喜欢这个神秘的东方古国,特意请求过来跟进这边的捐助后续,顺便好好玩一玩。

今天的拍摄内容虽然略嫌枯燥,但也很符合纪录片的整体感觉,要是按照上司的思路去剪辑,恐怕会影响纪录片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了!

注:心脏搭桥相关参考科普文章《有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几个问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