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大国医 第104节(2 / 3)

加入书签

陆则也顺利走到了江老的身边,背脊和江老一样笔挺。

听到围观的人七嘴八舌怼那群蓄意来给江老泼污水的记者,陆则脸色稍缓,抬眼扫视一圈。

人群不自觉地静了下来。

陆则淡淡地说:“你们的公司我都记下了,如果有人在任何平台胡编乱造,卫氏的维权团队会第一时间找你们。”

卫父平时是个好脾气,在公司管理上却非常严格,眼里从来都揉不得沙子。

在许多企业还在对山寨、抄袭等等侵权行为视若无睹,甚至自己也参与其中的时候,卫父已经花重金打造出自己的维权团队。

哪怕是注定亏诉讼费的维权官司,只要侵权,卫氏维权团队也会一打到底。

有次侵权者哭惨说自己多可怜,裹挟着网友攻击卫氏逼人太甚,想要逼死只是想混口饭吃的穷苦底层人。

卫父没有服软,反而公开表态:“他穷不是因为我,他苦不是因为我,我没有理由同情他。试想一下,如果我不是卫氏的董事长,而是一个没有太多资金却仍怀揣着创业梦想的年轻人,现在我的梦想应该已经被他毁了。”

卫父表完态,还宣布即日起将开通一个维权通道,表示可以帮助初创业的年轻人对自己的创业、自己的产品进行维权,坚决把侵权行动打击到底。

这一个决定让卫父赢得了不少青年创业者的拥护,也让卫氏的维权团队成为许多人心中灯塔般的神圣存在。

面对这些被围观群众吐了一脸唾沫还负隅顽抗的记者们,陆则毫不犹豫地搬出了卫氏维权团队。

不远处,两辆车在街口处停下。

看见前面的热闹,下车的人有些奇怪:“怎么回事?这么多人?”

有个刚悄悄从围观人群里退出来的人看这车上下来的人也有戴着工作牌、扛着摄像机的,以为他们也想来找茬,好心地劝了一句:“你们也是来为难江医生的?你们还是回去吧,江医生的学生都发话了,要是再有人找事,他直接找卫氏的维权团队出面。”

“我们是来找那位江医生的学生的。”为首的青年说,“他还在吧?”

“在在在,刚到呢,虽然很年轻,但是看起来很有气势,总觉得有点眼熟。”那邻居说完,又忍不住看了眼青年,“你看起来也很眼熟!”

这时其他人也陆陆续续散了,见到青年一行人也觉得他们是来找茬的,下意识多看了几眼,猛地发现居然越看越眼熟!

“是蒋饶吧!”

“对对对,是蒋饶啊!”

“蒋饶是谁?”

“蒋饶你都不认识?《普法在行动》的主持人啊!”

“哇,他不是央视的吗?怎么会在我们这?”

不得不说,比起一般明星,蒋饶在民众中的普及度是非常高的,主要是他年纪轻轻就主持重磅栏目《普法在行动》,以极高的专业素养、极出色极养眼的外表赢得了一批妈妈粉。

这档节目在他的主持之下,收视率大大提高,大多数时候都在大男人主义丈夫和撒泼打滚熊孩子面前妥协的妈妈们站起来了,重新掌握遥控器,要求老公孩子一起看剧情跌宕起伏而又很有教育意义的《普法在行动》。

这次新鲜血液注入的结果大家都很满意,蒋饶也从此在央视站稳了脚跟。

这张熟悉的面孔骤然出现在眼前,很多人都差点忘了刚才的事,纷纷围拢到蒋饶身边,七嘴八舌地问他们来做什么。

蒋饶没想到会碰到那么多人,他昨天来这边开个会,正好听说那位首先发现减肥胶囊黑幕的年轻人在这边,还是在网上热度非常高的“小陆医生”,当即决定给减肥胶囊这期节目加个爆点。

别说普法节目不需要收视率,普法节目目的在于普法,当然是越多人看越好,这样才能更好地起到提醒受害者以及敲打犯罪者的作用。

蒋饶早上亲自跑了省院一趟,与省院宣传部门交涉完才发现陆则请假了,又叫摄影跟上,直接往这边找了过来。

遇到这么多“粉丝”纯属意外。

蒋饶对安抚群众很有一套,好脾气地让众人安静下来后才点了个人出来说说这边是怎么回事。

既然决定拍摄“减肥胶囊陷阱”这个案子,警醒更多受害者,蒋饶自然了解过案情始末。

这期节目主要聚焦在减肥胶囊上,不会拍更深入的东西,所以他只是来找陆则的。

即便如此,蒋饶知道的还是比别人更多,包括有几位涉案人员一开始自称是某老中医的学生,极力表示某老中医还救过某某领导,希望能看在某某领导的面子上从轻处理云云。

这个说法传到某某领导耳里,被某某领导否定了,某某领导甚至还出示证据表示某老中医早在案发前已经宣布和对方脱离师生关系,既然他在别人眼里这么有面子,那么请一定要看在他的面子上从严处理。

案子档案里的那位老中医难道就是陆则的老师?

等围观的人说完事情经过、复述了一些记者那些饱含恶意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