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谎言之诚 第47节(2 / 3)

加入书签

意去听,但空气是声音传播的途径,他耳朵微微向后,依然听见了纪询和袁越的对话。

“现在什么情况?”

“一个律师中毒了。”

“哦,麻烦了。”

闲闲的声音自里头传来,这种挑不出太多毛病但又着实令人上火的隔岸观火看热闹语气,除了纪询,也没有多少人能说得恰到好处。

确实麻烦了。

警局里的人在知道中毒的是一个律师的时候,基本头都大了一圈。

律师社会关系复杂,接触人物广泛,从他身边着手排查,难度很高。

他不想听这些东西,他更想知道这个案子的幕后,纪询和袁越同时在意的东西。他想纪询今天刻意过来,为的也是这个吧。

可能里头的两个人听见了他的心声。

没一会,纪询又说了:“9·18碎颅案你怎么看?”

袁越:“肯定要重启。不是因为辛永初的威胁,而是现在案子有了新的线索,按照流程,也是必然重启的。”

纪询:“唔。”

袁越忽然说:“还记得当初你答应过我什么吗?”

纪询:“我答应过你的事情很多,哪能一一记住。”

又来了。

偷听的霍染因微露冷笑。

谁不知道你记性好?说记不住,骗鬼呢。他基本猜到了纪询当初答应过袁越什么,也相信在这件事情上,袁越不会让纪询打马虎眼。

袁越果然没让。

“你答应我会帮我把这案子破了。”

“啊……”

没悬念了,纪询会答应吧。霍染因想。毕竟是袁越,毕竟是他过去的承诺,也许他不止答应,还答应得心甘情愿,自自然然。如果有谁能让纪询从对警局和破案的逃避中走出来,应该非袁越莫属。

只要纪询能顺利走出来——

这对我倒是个好事。霍染因思忖着。也许可以再推他们一把,毕竟纪询对袁越的在意,是有目共睹的。今晚纪询不惜给平常避之不及的我发消息,就为了旁敲侧击点袁越真实情况,就足以证明这一点了。

他想得有些远了,甚至没在第一时间听到自电梯口传来的匆匆脚步声。

“霍队——”

他醒了神,看过去。

一路跑来的是文漾漾,年轻女警在大冬天里满头满脸的冷汗,面上惊恐、愤怒来回交替。

“出事了,有媒体把奶糖投毒案件曝光,现在在热搜第一!”

他松了脖颈力道,脑袋靠在纪询的肩膀上,睡了。

文漾漾着急慌忙,声音不小,同在一个走廊里,纪询与袁越同时听见了她说的消息。

问题严重了。

公共安全问题极易造成群体性的恐慌,群体性的恐慌又会催生更多原本没有的问题。

这辆名为“随机投毒”的狂奔的马车,警局众人本已在勉励驾驶,而新来的舆论则如飓风,一下子——至多再多吹几下子,总要让马车脱轨一番。

纪询想,打开微博,点开宁市某奶糖被大规模投毒的热搜,在前排营销号的带动下,通过出没评论疯狂指路的热心网友,短短几分钟内,他就大概了解了前因后果。

20:15,一个名为东窗有耳的博主发了一条微博,内容为:“听到一个小道消息,宁市有人吃了奶糖中毒送去抢救,那一整片都被乌压压的警察封了。”

下面有人评论:“食物中毒?人死了没?”

博主回复:“人没死,但据说是有人投毒,还是大规模无差别投毒。大家最近小心点,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吧,暂时别吃奶糖了。”

这条回复惊起千重浪,评论立时出现两类,一类信了,当即询问是什么毒什么牌子的奶糖;一类怀疑,纷纷带着各种问号表情包表示法治社会不会有这种神经病,更不相信这种神经病还成功地大规模投毒了。

这个博主本来就是大v,粉丝众多,两类人势均力敌,后来还爆发了小争吵,但纪询没看见全貌,他看见的只是遗迹。

因为这条微博在20:40左右被删了。

然后博主又发了一条新微博:“不是我删的。”

这是舆论的第一次爆发,本来不信的那部分网友因为东窗有耳的微博被删,一下子信了,“奶糖”、“投毒”、“随机杀人”等关键词变成热门关键词,无论是否身在宁市,众多网友都通过自己五花八门神通广大的渠道,去打听投毒事情的全貌。

这年头,没人知道网友脑洞有多强。

也就区区半个小时多一点吧,各种各样的微信截图朋友圈演绎出各色唬人故事,其中有些甚至沾了边。当然网络消息鱼龙混杂,在这时候,绝大多数的网民并没有意识到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他们乱哄哄的议论着,像永远嘈杂的菜市场,什么声音都拥有。

直到21:20,一个微博认证为《第一刻》周刊记者的博主孔水起发博,还配了张亮着灯的办公桌图片:“加班中,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