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8节(1 / 2)

加入书签

“我那个时候已经记事儿了呀,当时在北京,每天都要测体温,我爸都不让我出门……”

慢半拍地意识到自己提到了不该提到的人,杞愿暗道失言,忙转移话题,“不过无忧肯定不记得,他那时候才刚出生。”

“嗯,”杞无忧顺着姐姐的话点了点头,“但我在书上看到过。”

“爷爷,你最近别去逛什么鸟市狗市了,还有那种卖野味的菜市场也少去,这种地方病菌多,我看网上说那个肺炎都是吃野味引起的。”杞愿又提醒道。

杞鸿云不太在意,“逛个鸟市能有啥事儿,你还大学生呢,别啥谣言都相信,网上说的都是假的。”

“这是真的!别不当回事儿。”杞愿瞪他。

又看向杞无忧:“无忧明天回北京了也注意点儿,出门必须戴口罩!”

“嗯,知道了。”

吃过饭,杞无忧听从杞愿的话,默默去药店买了许多医用口罩和酒精消毒液放在家里,还顺便多买了一些送到隔壁茅邈家,有备无患。

茅邈接过一大袋口罩,笑嘻嘻地说杞愿是不是太小题大做了,被茅叔叔狠狠敲了下脑袋,说他没有危机意识。

事实证明并非是杞愿小题大做。

假期结束,杞无忧刚回到训练基地没几天,疫情就逐渐愈演愈烈,从一个地方蔓延至全国。

有些返回基地稍晚的队友,由于疫情,回来后要长达接受十四天的集中隔离。还有几个队友身处于疫情最严重的地区,被隔离在家,根本没办法出门,也不能乘坐任何公共交通,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领队他们想办法联系了那几个队员所在辖区的相关部门,看能不能派人把他们接回来,但得到的答复都不尽人意。

训练基地有许多从外地返回的队员和保障人员,运动员公寓大门以及侧门都被防疫人员贴了封条,不允许外出,也暂时无法去雪场训练,只能在室内进行一些体能训练。

随着新年的临近与疫情的爆发,互联网上与疫情有关的话题不断发酵,整个集训队越发人心惶惶。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队里的后勤人员刚进行了大采购,物资储备充足,不需要担心没饭吃。

但杞无忧很担心爷爷和姐姐,尤其是爷爷,他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

杞愿和茅邈的学校延期开学了,现在都在家里隔离。杞愿告诉他,爷爷身体好得不行,每天锻炼。有社区的志愿者来挨家挨户送物资,还有茅邈家照顾他们,让他安心训练,不要受影响,疫情很快就会过去的。

听她这么说,杞无忧才稍稍放下心。

然而很快一颗心又揪了起来。

晚上,他看到集训队群里领队发的消息。

——受疫情影响,国际航班无限期停飞,徐槐教练暂时回不来了。

作者有话说:

这章过渡一下~

预警:接下来两人会因为疫情很长时间见不到面,但我会使用时间大法,很快就过去,小杞下章成年可以先和槐哥网恋(bhi

享受更美好的人生

疫情期间,一般情况下外来人员返京的隔离天数为14天,即使是从高风险地区返回的人员最多也就是14+7,集中隔离14天,居家隔离7天。杞无忧原以为隔离生活用不了多久就能结束,但没想到他们所在的辖区出现了一例密接,整个区域开始实施封控管理。

队员们又被迫开始了漫长的隔离生活,活动范围被限制在公寓楼和餐厅。

杞无忧的十八岁生日也是在隔离中度过的。

往年,队里都会给过生日的队员买蛋糕,举行聚餐共同庆祝,而今年,每个人的头上都被疫情的阴云所笼罩,应该也没有心思去庆祝些什么。

十八岁,从少年到成年,应该算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人生节点,但杞无忧不追求仪式感,也并不觉得过生日有什么特殊的,所以只想平平淡淡地度过这一天。

田斯吴等几个队友几天前就想给他订蛋糕,但附近的商家几乎都停业了,外卖也无法配送,最后只好作罢。

生日当天,零点一过,杞无忧就收到了家人、朋友和队友们的祝福。

徐槐也特意掐着点儿,在北京时间零点给杞无忧发消息,祝他生日快乐,然后又给他发了红包。

能得到徐槐的生日祝福,杞无忧就已经很开心了,更何况徐槐还特意守着时间给他发消息,显然是很在意他的。

好心情持续了整整一上午。

中午,江晨曦和几个心灵手巧的队友在后厨用仅有的材料做了一个简陋的“蛋糕”,还煮了长寿面,不过没掌握好火候,把面煮得稀烂,卖相极差,甚至看不出面条的形状。

杞无忧看了那一大坨东西,沉默半晌,表示十分感动,并且很给面子地吃完了。

在队友们殷切的目光下,他艰难地吞咽完长寿面,立刻灌了一大杯水。

面不仅稀烂,而且咸得离谱。

队里的防疫规定吃完饭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