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7节(2 / 4)

加入书签

那句话,心头有种万念俱灰的感觉。她嫁入谢家这么多年,同他夫妻十七载,到头来终究是坏了夫妻情分。

可是一看见谢清溪这日益消瘦的脸颊,萧氏自然是心疼万分。于是这药喝的下去,就连饭都比先前多吃了半碗,没过几日就能扶着丫鬟的手下床走几步了。

“成先生,我大哥哥若是知道是你教我这法子,只怕要生你的气吧,”谢清溪托着腮帮子,看着成是非在书桌前挥毫泼墨的样子。

成是非转头看了眼谢清溪,突然叹道:“果真是好人没好报,我听清骏说,令堂如今都已经能下床呢。可不是比前几日好多了。”

“那还得先生出的好主意呢,”谢清溪呵呵地说道。

“不用谢,我听说你手里有一盒江正所制的墨锭,拿两块给我就行,”成是非看了眼所写的字,有些不满意地摇头。

谢清溪微微长大嘴,她那盒墨还是她爹给她的,到如今她自己可是一锭都没舍得用呢,一盒也就才六块。这位倒是好,张嘴就要两块呢。

不过若无成是非教的法子,她娘估计这几日还躺在床上呢。女人啊,为母则强,果真是一点都不假。

萧氏病倒,她虽表现坚强,没象往常那般哭哭啼啼,可到底还是难过的很。如今这年代,可不象她所在的时代,现在是劳累过度,万一积劳成疾。

谢清溪想都不敢想这事,结果成是非就教她一招。你只管在你娘跟前死命尽孝,最好就是你娘没醒来你就在跟前守着,她喝药你亲自喂,她吃饭你也喂她,她要是吃不下你也难过地吃不下,最好能自己瘦的跟根豆芽菜一样。

于是谢清溪还没瘦成豆芽菜呢,萧氏就已经能下床走动了。

虽然这法子略有些不人道,不过为了她娘的身子,她自然是豁出去了。于是在她苦肉计兼真实情感的流露下,她娘迅速地恢复了。

不过让她伤心的是,不管是谢清骏去说还是谢清溪去请,谢树元除了让人送了两支人参过来,就再也没来过萧氏院子中。这几日他独自住在前院的书房里头,摆出一副谁都不要来打扰我的架势。

于是,谢家进入一个全所未有的冰冻时期。

“林师傅最近也不知去哪里了,”谢清溪托着腮看着外面的天气,如今已经临近冬日了,转眼又要到年末了。

成是非突然笑了一下,睨了她一眼问道:“可见远香近臭这话是一点都没错,如今我日日杵在这里,六姑娘可是一点都挂念成先生的好啊。”

“好了,成先生,那两块墨我下午便让丫鬟送过来,”谢清溪说道。

成是非突然放下手中的毛笔,笑道:“孺子可教,孺子可教也。既然夫人这病已经大好,那今日咱们就来下两盘棋,让先生我看看,你这棋艺可有退步?”

谢清溪:“……”

萧氏身子还没完全,不过苏州府却发生了一件大事。文渊阁大学士杜均从京城致仕了,因他乃是苏州府人士,近日全家返回苏州了。

这位杜均杜先生此人乃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不仅涉猎广泛而且著作颇丰,在京城时更是当过诸位皇子的师傅,在当今也算是数得上的大家。若不是因为年纪大了,就算是皇帝都舍不得他致仕。

杜均曾担任过礼部尚书,主持过好几届春闱。要知道但凡参加过杜均主持过的会试的学子,只要是榜上有名的都要尊称杜均为一声座师。是以说杜均乃是桃李满天下真真是一点都没错。

如今杜均回到苏州,这苏州学子莫不兴奋,甚至不少胆大拿着自己所作的文章上门求教。

自古江南多灵秀,而江南考生中进士者也为天下之最。杜均素来是个爱才的,对于这些胆大求教的学子倒也没多为难,反而让家丁收了投递的文章。

而头一位受到杜均接见的就是今科乡试的解元胡闵,这个胡闵不过二十弱龄便得了解元,本就是凤毛麟角的人物。本来人人称颂,偏偏后头传出一个消息,苏州布政使谢大人的长子以十六岁得了直隶解元。

如果说一个天才最大的屈辱,那就是被另一个天才压下去了,而且那人不仅比你年轻,还比你有家世。

不过谢清骏虽后到了苏州府,可他并未入读苏州的任何一间书院,而布政使大人府上又岂是这些寒门学子能随便出入的。

所以这些书院的学子只闻过谢家大公子的名,却连人都没见过。这个胡闵便是想找人家文斗一番,却连人都见不着。

如今杜均杜大学士不仅点评了胡闵的文章,还言之凿凿地说,以胡涤生之才可问鼎明年会试的三甲。杜均可不仅仅是学问好,他当官也不差,听说辞官回乡的时候,皇上那是再三挽留了。况且他可是当过数次会试的主考官的,对于这学子的才能学识看得可比一般老师清楚地很。

连杜均都这么说,一时间胡闵的风头又是一时无两。

按理说胡闵出风头,关谢家什么事啊。可偏偏文人相轻的毛病又出来,都说这文无都不敢说自己是天下对了当时主考官的喜好,后头又得了皇上的青眼罢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