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5节(2 / 3)

加入书签

笔信拿了出来。

待谢舫看了信,又仔细询问了安庆那边兄弟和堂兄弟的境况,才轻轻叹了一口气,道:“竟不知我此生还有无机会再回安庆一趟。”

谢树元一听这话,立即觉得头皮都炸了。他起身便道:“父亲,您说这样的话,让儿子如何安心。”

“自古人生谁无死,不过是早死和迟死的区别罢了,待你活到我这样的年纪,便会明白,死亡并不可怕,”谢舫不在意地说道。

谢树元垂头,只紧紧抿着唇不作答。

而旁边的谢清懋也是平静地看着祖父,比起大哥来,他在祖父跟前的日子并不多,可是每次与祖父交谈,不管是指点学问上还是为官之道,祖父的见解总是比旁人要透彻些。

“我为官四十载,如今入阁为辅为宰,掌这天下权柄,人人看着倒是风光无限,只是这背后之艰辛又有几人能了解呢,”看了亲弟弟给自己写的信,谢舫也忍不住叹息。

若是以寻常之人来看,一个田舍翁自然是比不上一个宰辅来的尊贵,可是谢舫看着信上那怡然自得的心境,却突然隐隐生出几分羡慕。

“你们父子也坐下,咱们祖孙三人好好说会话,”谢舫指了指对面的椅子,让这父子二人坐下。

谢清懋摸了一下怀中的盒子,却是轻声叹息了一场。若是他此时将这盒子拿出去,只怕又是一场是非吧。

“先前为着清骏的事情,内阁几个老臣很是吵了一番,就连皇上都被一帮御史烦扰不堪。不过好在这帮御史也算是各个硬骨头,弹劾这些勋贵是各个不留余手,”谢舫微叹了一口气。

如果说这一生,他最大的成就,别人或许觉得是入朝为官为宰。可是对于谢舫本人来说,他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教养了清骏。

“清骏之事让父亲为难了,”谢树元也腆着脸子说道,其实吧,他还觉得皇上对文选那帮纨绔手下留情了呢。

要是他儿子真是什么文弱书生,只怕那天吃亏的就是自家儿子了。所以谢树元一点都没觉得谢清骏做错了,反而忍不住给儿子拍手叫好呢。

谢舫只瞧了谢树元一眼,就知道他这心里想的是个什么。不过他也没反应,左右是自家的孩子自家疼。谢清骏这样的,要是搁别家,那就是金疙瘩中的金疙瘩。当然搁在谢家也是个宝,只是谢树元自己四个孩子,他觉得是没一个是不好的。

所以三个儿子他不知道偏疼谁,后头干脆就一心喜欢女儿去了。

毕竟谢清溪这样时不时出府玩的,要是搁别家,谁敢让自家姑娘这样。也就是谢树元,左右他惯着孩子。萧氏为着这事可没少说他,都说他这样惯孩子的不行,谢树元当着她的面保证地好好的。

结果呢,这一转脸,谢清溪一摇他胳膊,说爹爹,我明个想去外头买本书,他就忙不迭地答应了。

这会谢舫还瞪着他,结果谢树元就开始走神了,幸亏他旁边坐着的是谢清懋,一拉他袖子,谢树元这才回神过来。

“要说咱们家这些子辈当中,谁家我都不担心,老二家的那个如今才上蒙学。至于老三的那几个,我也看了,资质虽然普通,不过胜在还算勤奋,日后谋个一官半职的倒也不难。老三自己是个没什么大才的,对儿子帮不上忙,你作伯父的,到时候要多看顾他一些,”谢舫喋喋不休地说道。

谢树元一听,头皮又麻了,他爹怎么象是在安排后事呢?

可千万别啊,他堆起笑脸道:“爹,老三家那几个孩子,看着我就知道叫一声大伯,跟我可没有跟你亲近的。所以你还是自己看着他们吧。”

结果谢舫没说话,却又轻声叹道:“其实我谁都不担心,到时候我成了一杯黄土的,还管你这些干嘛。”

谢树元这会连哎哟都哎不出来了,他爹这哪是谈心啊,这简直是诛心呐。

“情深不寿,慧极则伤,恒雅幼年之时,便极具才慧。人人都言春秋经隐晦奥涩,言简义深,结果旁人连读都尚不通顺,他只默读两遍就能倒背如流,还能根据文义,发微阐幽。我当时也引以为傲,处处炫耀。”谢舫想到这处又是微叹了一口气。

他的孙子并未出现伤仲永的情况,反而在大时越发地了得,以至于天下皆闻恒雅公子之名。

“可我观恒雅行事却是越发地偏激了,”谢舫定睛看着谢树元。

谢树元被他这么一说,也是唬了一跳,可是过了半天都没想出来自家儿子到底何处行事偏激了,怎么就让他爹这么说了。

“爹,其实这次与唐国公府的事情,倒是真不管恒雅的事情,毕竟咱们家同唐国公府远日无冤今日无仇的,恒雅何须整治唐国公府呢。我看也不过是个意外而已,就是巧遇了,”不过谢树元说着说着声音也小了。

而旁边的谢清懋一听唐国公府,眉心一下子便跳了又跳。

半晌,他才开口说道:“爹爹说的唐国公府,可是宫中文贵妃的母家?”

“确实是,”谢树元这会又突然想到了。

可是过了半晌,他又道:“若说是为了明芳之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