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0节(1 / 5)

加入书签

短暂的惊讶过后,会场再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甚至比前面都还要响亮。在场的大学生,原本就以华川大学的为主。看到自己的学长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就连他们,似乎也觉得颜面有光,大为光彩,鼓掌自然也就更来劲儿了。这种反常的状况,倒是引得台上不少已经就坐的领导,都有些惊疑地打量了林辰暮一眼。

林辰暮倒是不知道这其中的玄妙,不过以前在大学时,几乎都是坐在下面,听上面领导讲话,这一次坐在灯光明亮的台上,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心头也颇多感想。

原本以他的级别和资历,是不够格坐主席台的,不过这次“万名大学生进万村”社会实践服务行动,是由他策划并联合学校部共同组织实施的。作为整个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和执行者,他当然也能在主席台上争得一席之地。

以前团省委也曾经组织过类似的活动,不过规模小,力度也不够,往往是走走过场形式就草草了事,并没有取得什么成效。而林辰暮,则是在这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拓展和深化。说来是简单,但最首要的一点,如果活动得不到省里强有力的支持,没有足够吸引大学生的条件和措施,那么一切和以前也不会有什么不同。而这些,却不是随随便便哪个都能搞得定的。

其实,林辰暮大张旗鼓地搞这个“万名大学生进万村”社会实践服务行动,不光是想尽快做点成绩出来,更是为下一步推行“大学生村官”做准备。

在某些沿海地区,其实已经出现了“大学生村官”,不过在林辰暮看来,更多还停留在形式表面,他想要推动的“大学生村官”,是真选拨有能力的大学生,送到基层去工作,逐步改变农村落后的意识形态,带回更先进的科学知识,为农村的健康科学发展奠定基础。

当然,“大学生村官”,是一项庞大而又牵扯众多部门和问题的工程,比如说编制和待遇问题、晋升途经等等,都已经超出了团省委的能力范围,不是一朝一夕能成的。他也只不过是有了些初步的构想,并准备慢慢完善和实施。

在一个又一个领导空洞而乏味的讲话过后,林辰暮拿起了话筒。

“……通过大学生进村了解农村,把高校的优势传递给农村、把先进的化传递给农民,不断提升农民的基本素质。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服务过程中,要合理定位、调整心态,虚心与农民沟通交流,真地扑下身子了解农村、体验农村,不要把自己作为技术的使者,要实实在在地当好信息员……”

虽然同样都是一些冠冕堂皇的话,可从林辰暮嘴里说出来,却让大家尤为兴奋,掌声不断。舒馨更是兴奋地使劲儿鼓着掌,连手拍红了都浑然不觉。

人走茶不凉

人走茶不凉

初霁后的合阳碧空如洗,垂柳柳枝在微风中荡溢,只是寒冬时节,柳枝光秃秃的,没有一丝生机。

林辰暮站在电梯里,望着变幻的数字,却有些心不在焉。

“万名大学生进万村”社会实践服务行动已经式拉开了帷幕,进展顺利。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大学生和定点的农村也已经全部敲定,就等各个大学期末考试后,这些天子骄子们就将奔赴各个基层农村开展为期二十天的社会实践,甚至连春节,都要在农村过。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也足以可见,这次社会实践服务行动,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有着多么大的诱惑和吸引力。

当然,最近这段时间,团省委和林辰暮的电话也响过不停,大多都是一些有些拐弯抹角关系的,想要在大学生分配地方时,对自己的亲戚或是熟人的子女多加照顾,尽量能分在条件好一些的地方。

对此,能照顾的,林辰暮也不会一概否决。毕竟这个社会,关系网络错综复杂,他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他能做到的,就是在最终的测评中,尽量公平公,不要让这个自己煞费苦心搞起来的东西,最终变成官二代富二代们走捷径的过场和掩护。

但这些还不是他考虑最多的。今天上午,祁平睿又送来了几个部门的联合调查报告,是有关在贫困山区基本实现山区孩子人人有学上的。经过各部门的测算,要实现这一目标,至少需要在全省范围内新建近五十所希望小学,这还是将官塘除掉之后的数字。因为林辰暮当时的努力,官塘的小学教育,已然是走到了许多地方的前面。但也因为如此,使得这个大难题,又落到了林辰暮手上。

新建五十所希望小学,所需的资金大概是在三百万左右,而青基会的资金缺口很大,充其量也只能解决一半。这另外一百五十万资金从什么地方来,没人答得上来。再说了,钱的事情虽然棘手,但都还不是最为严重的,更让林辰暮头痛的是相应匹配的师资力量。山区小学的老师,原本自身素质就良莠不齐,甚至大部分都还是非式的民办老师,很多都没有经过规系统的培训,很难确保教学质量。而山外的老师,又不愿意去条件艰苦的偏远山区任教,这一直就是社会上存在的矛盾和现实。林辰暮再神通广大,总不能凭空变出几百名教师来吧?

小额信贷的事情,也不过才刚刚略有起色,但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