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9节(2 / 3)

加入书签

农家女和幼童采摘莲蓬到岸边卖。

丹儿还忍不住买了两个翠绿的莲蓬,捧在手里不仅能闻到莲花的清香,还透着沁人心脾的凉意,她忽然也感觉到为什么公主会想着往京城跑了,虽然在清缘观的时候,公主也不拘着他们,还常带他们在山里闲游,或是下山微服出行,但与此事终是不同的。

“骊儿她们肯定羡慕我,能陪着小姐见到这么多好玩的。”丹儿笑嘻嘻地道。

许是自幼在京城长大,赵歆身边的许多侍女都有些晕船,丹儿是因为学赵歆给她们的武艺学的比较好的,晕船什么丝毫没有影响到她。

“说起来,待会让她们去卫少思的药堂开些药,兴许会好一点。”赵歆对此也是无奈,晕船更多还是体质问题,除非是洗筋伐髓,改变体质,不然寻常的药物也帮不了什么。

丹儿笑道,“丹儿替骊儿她们谢过小姐了,我也会给她们带些礼物的。”

赵歆也任由着她玩,看到什么喜欢的东西直接买了,丹儿是赵歆身边有品级的女官,不说赵歆平日里给她的赏赐,就是她自己的俸禄,也完全是足够她买的。

逛的有些累了,丹儿抱着一堆东西,仰起带着有些红晕的小脸问道,“小姐,要挑一家酒楼用饭吗?”

“不必了。”赵歆指了指眼前不远处的冒着汤气蒸腾的馄饨摊子。

大概是跟在赵歆身边久了,丹儿他们丝毫不觉得这有损颜面,于礼不合的,而是公主说什么就是什么。

可能是离午时尚早,馄饨摊上没什么客人,赵歆选了一桌便坐下了。

一共叫了四碗馄饨,皮薄如纸,肉用的是猪肉,却不腥,且嫩滑筋道,汤汁鲜美,丹儿还特地与老板说了一句,都不要葱姜,其实不喜欢吃的是赵歆,但丹儿哪怕是玩得兴高采烈,也不会忘记小心谨慎,尤其是公主此次也是微服,没有显露身份。

赵歆等人打扮的并不显目,而且江南多豪富,哪怕是街边的商贩乞丐也没少见过腰缠万贯金带玉扣的贵公子,所以混沌摊老板也没把他们当贵人,还笑呵呵说话,“几位是初次来这里的吧,我的杨家馄饨可是这片地方数一数二的,连县太爷有时也来这里吃呢。”

赵歆对此地的县令有点印象,是江南水灾后皇兄清理了一番江南官场,从上到下又放了信得过的臣子和一些有才干的年轻人。

她也没多询问那位县令如何,而是让丹儿问了问江南药堂的事。

“知道,怎么不知道?”馄饨摊的老板赞叹道,“卫先生是大善人啊。”

大概京城勋贵人家是很难理解看病买药对底层的百姓意味着什么。

寻常一场大病就能拖垮一户人家,运气好的是病治好了,人还活着,还能慢慢还债,运气惨的是,钱花了,人却没救回来,又是一笔丧葬费,欠债过日子。

“街口瓦巷的李家小郎君,自幼就是神通,六岁就能作诗背书了,他爹娘都盼着他能中个秀才举人,可怜李家小郎君挺努力的,他爹却因为一场风寒没了命,为给他治病家里欠了债,李家娘子咬牙白天给人浣纱,晚上缝补,眼都快熬瞎了,也要供着她儿子念书。”

“上天不保佑啊,李家娘子去年因为在河边浣纱,失足落水,当晚就发热了,李家小郎君都从书院跑回来了,宁愿不读书把房契卖了也要给他娘治病,结果还是多亏了江南药堂赠药,免费看诊才把人给救了,李家小郎君也回书院念书了,今年考上了童生,十二岁的童生啊。”

馄饨摊老板既是赞叹又是羡慕道,李家母子是苦尽甘来了,但若非江南药堂的善举,还不知会是什么样子呢。

正是因为受过江南药堂的益处,所以更加夸赞它。

临走时,见他们是要去江南药堂,老板还特地指了所在的地方,江南药堂开了十二家,而总堂就在这里。

“今日十五,卫先生不出诊,你们去还能见到他呢。”

“多谢老板指点了。”赵歆含笑道。

老板这才看见她斗篷下的容貌,顿时愣住了,还没见过这么好看的人呢。

卫少思今天眼皮总在跳,感觉会有事发生。

在大堂给人开药方的学生过来告诉他,有人来找,卫少思还心生奇怪走了出去,当见到身边带着侍女侍从,穿着天青色斗篷的赵歆时,

他就知道眼皮为什么跳了。

“怎么,见到我很惊讶么?”进了内堂后,赵歆解下了斗篷,含笑问道,卫少思的学生乖觉上了一壶茶,丹儿倒了一杯,连茶都带着药味,清热消暑的。

赵歆饮茶闲坐,总能给人一种她不是客人,而是主人的感觉,

看着赵歆带着熟悉笑意的容颜,卫少思在刹那的愣神惊讶过后,心也暖了起来,恭敬一行礼,

“卫少思见过洛河公主。”

自从知道了赵歆身份后,卫少思的称呼也没改过了,倒不是他有什么酸腐之气,只是他有自知之明,清楚自己不善长勾心斗角的权谋,所以也老老实实,该怎么样就怎么样,省得引来麻烦,

不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