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9节(2 / 3)

加入书签

霍宁将两份资料分别递给祁舟和林雨欣,他们两个的家庭几乎是全然不同的情况。

祁舟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年纪轻轻就事业有成,家庭美满,祁舟是他们的独生子,在七岁被人贩子拐走后,他们苦苦寻找了数月也无果,也许是因为这样的沉痛打击,之后没几年就离婚了。

如今已经各自有了家庭,其中祁舟的母亲更是早年因为工作调动就出国了。

而林雨欣,她真正的家庭在临春县柳南村,母亲嫌弃家里穷,不顾才一两岁的女儿就离婚跟个有钱的老板走了,她爸爸出外打工,挣了些钱后就在外面有了新的家庭,还生了个儿子。

她爸爸嫌弃林雨欣是个丫头片子,把孩子丢给了老人,除了偶尔寄些钱,就再没管过。

林雨欣是由林奶奶抚养大,六七岁的时候在村口玩耍,被人贩子迷晕带走了。

资料显示,她的奶奶一直在找她,老人家不懂网络媒体什么,只能每周都去趟警察局,还有就是到街上发寻找孙女的传单,有时候在县城里,有时候坐大巴车到远一点的城市,到了地方就发印有孙女照片的寻人启示,一边发,一边贴,也被城管驱赶处罚过。

老人家大半的积蓄都花在了寻找孙女上,头发都花白了。

看完霍宁给他们的东西后,祁舟还好,眼圈虽然有些红,但还是比较冷静的,林雨欣是全然泪流满面了。

他们都是记得自己的名字的,对家里也还有那么一点点印象,在被送到福利院的时候,也都告诉了警察,就盼望着能凭借这点线索,能让他们的亲人找来。

林奶奶的事,在临春县附近十里八乡,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不唏嘘的。

一个几十年都没出过小山村的老人,这些年,不知走了周围多少个县城乡镇,每周都跑到警察局,赶也赶不走,就找个小角落坐着,在那一坐就是一下午。

那些年轻的小警察看着心里都酸,有时候送杯热水和一些吃的,林奶奶也不要,就问一句,“警察同志,我孙女找到了么。”

本该是享清福的年纪,含辛茹苦养大的儿子不孝顺,有了新老婆和儿子后就忘了娘,还遇上了孙女被拍花子拐卖的事,可以说是苦上加苦。

更是被许多人家拿来教育家里的小孩,千万别叫拍花子给抓了去。

小山村街口的杂货店前两年就进买了台打印机,要说最大的客户,就是林奶奶了。

“和上一次一样,打五百张?”杂货店的年青人小刘对林奶奶问道。

“再多打五十张。”林奶奶笑着掏出用泛旧边缘线头都磨破了的钱包,里面厚厚的钞票,有整的,也有零的。新卖的苞米,今年收成好,卖的钱也比平时多,要不是她力气没以前好了,怕贴不完,她还想多打印一些。

谁都觉得她苦,但只要是看着这刚印出来的寻人启示上,那扎着小辫子脸红扑扑的女娃娃,林奶奶心里才觉得没那么苦。

杂货店的小刘想说,这都十二年了,光看这照片谁能认出来啊,还没嘟囔着呢,就被他爸,杂货店老板用烟杆敲了脑袋,“好好干活。”

“谢谢你了。”把印好的寻人启事收进随身带的布包,林奶奶满是皱纹和风霜的脸上难得露出了一丝笑容。

还没离开杂货店,就闯进来一个人,是柳南村的村长,跑得有些气喘吁吁的,连忙道“林大娘,有警察来找你。”

林奶奶家的孙女找到了。

这一消息在村里传得很快,没过半天,家家户户都知道,警察都找上门了。

要说这些年林奶奶找人找的令人唏嘘,但相信真能找到人的却没有,这些拍花子把孩子带走后,不知道卖到哪个地方去,才几岁大的孩子又怎么记得事,又是过了十多年,连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这突然说找到人了,就有人揣着恶意猜测到,不会听说了林奶奶找孙女的事,故意装成她孙女的身份来骗钱的吧。

林家孙女走丢后没多久,林奶奶就和她那不孝顺的儿子断了关系,虽说这些年大半的家底都花在找孙女上,但还是有点积蓄,还有屋子和前后的几亩地。

但立刻就有人反驳了,警察都来了,怎么会有错呢。

有人又说林雨欣可能是在富贵人家里长大,寻亲寻到这里,所以警察主动上门来,这话的风向又变了,开始担心起这过惯了大城市生活的小姑娘会不会嫌弃她奶奶这穷得破落的家底。

除了少数人的闲言碎语,大多村民还是为林奶奶高兴的淳朴心理。

村里多少大爷大妈看在眼里,只要人找回来了就好,林奶奶至少不用再苦苦地寻找下去了。

而林奶奶这边,还在轮番劝呢,林奶奶一听说她孙女找着了,立马就要打包行李去见孙女。

“人现在苏省呢。”村长苦笑道,“警察同志也说了,是那边主动联系的,确认后就说尽快赶过来了,您就好好在家等着吧。”

一把骨头,要是万一路上再出点事,他可不就造孽了吗?

好说歹说总算把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