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86节(2 / 3)

加入书签

公世子的赐婚一事后,已过去三年,韩文琦也十八了,再过年就成京中的老姑娘了。

韩老夫人天天都记挂着女儿的婚事,

好在时间果然淡去了那些风言风语,韩瑾瑜又是朝中重臣,也不怕寻觅不到好的婚事。

只是爱女心切的韩老夫人难免挑拣一些,看完了年纪样貌,看才华人品,还要家世贫富,又担心外地举子,只怕嫁了人后女儿要随夫君离京,日后难得一见。

连媒人都有些烦了,脱口道,“要我说,这京中最好的人家自然当属状元郎萧公子。”

状元郎家世贵重,品貌出众,又前途似锦,圣宠在望,正是许多人家心中的良婿人选,换个人家,恐怕满京城的媒人都要踏破门槛了,但谁让状元郎家中的长辈,唯一可能做的了主的那一位,还在宫里呢。

那些媒人怎么也不敢去滋扰萧妃娘娘啊。

韩老夫人听了脸色有些不好。

这媒人不知道贵人之间的恩怨旧仇,也不敢夸下海口去为状元郎说亲。

说起萧嘉树只是想让韩老夫人要再往上挑,还不如说王公世子。那也就不用她们这些民间媒人了。

见韩老夫人似是不大高兴,会看脸色的媒人也不想得罪韩府,连忙笑道,“老夫人若中意这些,我再回去寻寻,定让贵府小姐嫁得好郎君,美满如意。”

然后知趣地留下那些名录相貌画卷,从韩府出去了。

韩老夫人因为媒人那话有些不快,但再看那些举子进士的画像,心中越发不如意了,真的没有一人比得上萧嘉树。

媒人的话反倒无形提高了韩老夫人挑剔的标准,毕竟她自认女儿文琦秀外慧中,没有一处不好的,为什么要去配次一等的了。

韩老夫人想想就不乐意。

一少女娉娉婷婷走进花厅来,正是韩瑾瑜之妹,韩文琦,她也知道母亲最近在为自己相看婚事,“娘,你也别太劳累了。”

“我可怜的琦儿。”韩老夫人感叹女儿婚事多坎坷,先是差点被坑进了安国公府,听说那位世子被废后,为个外室要死要活,折腾得连命都没了。

糟心的婚事没成虽是幸事,但原本三年前就能相看人家的,硬是拖到现在成了老姑娘。

韩老夫人感叹道,“要是你能嫁一个像萧嘉树那样的郎君,娘也就安心了。”

韩文琦微微红了脸,金榜题名,簪花夸街那日,她也去外头看过,萧嘉树,与她兄长比起来也是不差的。

她兄长也只是探花,他却是亲点的状元郎。

只是她知道家里那些是非旧怨,所以想都不敢想的。

韩文琦微微黯然,压下了少女的芳心暗动,老夫人却是挑了几日的婚配人家,许多也是堪堪不错而已,有萧嘉树在那比着,好的也能让她挑出缺点来。

韩老夫人忍不住怨起了儿媳陈妙盈,

明明和萧家悔婚结仇的,又不是他们韩家,因为陈妙盈得罪宫里的贵人不说,现在还累得她女儿的婚事。

这三年也发生了许多事,陈父丢官去职归乡,即便只是个做富家翁,朱氏也安分地回去了。

唐宛月生下来了个早产儿,不过唐宛月看着比孩子还要娇弱,也就镇武侯家大业大,派了许多丫鬟嬷嬷去照顾她和小公子。

陈妙盈因那次宫中杖刑,落下了体弱残病之症,韩老夫人都有意为韩瑾瑜纳一两房贵妾,虽然被韩瑾瑜拒绝,但可以想到陈妙盈在韩家的日子没有过去那般好。

这也可以明白,陈妙盈不再是那个长袖善舞,聪敏端慧的韩夫人,满京城称赞的好儿媳。而韩老夫人,不似她母亲朱氏那般市侩贪心,却也不是多仁慈厚道,不畏权贵的人,特别是她还想着为自己的亲生女儿在京中觅一门好婚事,而不是受她的好儿媳娘家拖累,婚事再多坎坷摆弄。

韩老夫人最在意的就是自己的一双儿女,她见识也不过平平,只知道得罪了宫里的宠妃,肯定影响儿子的仕途。

再加上这三年的磕磕碰碰,韩老夫人没少对陈妙盈有怨气。

瑾瑜现在都即将而立之年了,膝下就只有彻儿一个孩子。她不过是想纳几个良家女子,或是从身边提两个丫鬟,也好让她多享享饴儿弄孙的福气。

虽然拒绝的是自家儿子,但韩老夫人却对儿媳陈妙盈有了芥蒂。

趁着儿子在家时,韩老夫人就提起了萧嘉树,想试探儿子的态度。

在她看来,这也是两全其美的事,既能同宫里贵人和解,又为琦儿觅得一位好夫婿。

至于陈家,陈妙盈是外嫁女,也不妨碍什么。韩老妇人她儿子靠的是自己的才华本事,可没沾陈家什么光,她以往也不过是敬着镇武侯罢了。

韩瑾瑜对母亲叹道,“若这婚事成了,那攀附权贵的名声就落到我头上了。”

韩老夫人因这话有些不满,倒不是气儿子,只是觉得这是什么道理,萧嘉树这般好,她想为琦儿觅得这样的良婿,有什么错。

韩瑾瑜只同母亲说清了这一句利害,也不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