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7节(2 / 3)

加入书签

试问除了皇宫,什么地方能在短短时日内集天下奇珍异宝,除了大梁的皇帝,谁能满足她想在这个世界修炼的大量资源。

不过现在,谁当皇帝对她已经没有什么影响了。

只差这最后一步。

丹室,萧函凝声道,“将东西都放进去。”

宫人们手中端着的案牒上有天下少有的奇珍异草,天山雪莲,犀角磨成的粉末,鹿血等,也有一些古怪稀奇之物。他们依从薛真人的吩咐,将东西小心翼翼地陆续放进丹炉中。

这丹炉也不普通,是薛真人自己画的样子要求工匠去做,但对成品挑剔至极,工匠们整整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才烧出这一个丹炉来,听说是万中无一,不知废了多少人力物力。

为此,似乎工部那边的官员也是颇为不满。

皇帝还是那个态度,对薛真人予取予求,甚至对炼丹这事表现出了一种热切,仙缘大道摸不着,但炼出的丹药可眼前看得见的好处。

不就几个丹炉,薛真人既然不满意那就是工匠做的不好。起初那些工匠在被薛真人退回了十几个丹炉后,回话说要达到薛真人的标准恐怕还需一段时间。这话说的也是合情合理,哪怕薛真人将丹炉构造样子都描好了,需要的材料比例,锻炼方式也告知,但真正做好一个丹炉也实为不易,而且还要达到薛叶的要求。

皇帝的做法也很简单,直接给了个限期。作为上位者,他不需要知道这其中的艰难理由,也不会费心时时关注进程,总之一句话做不好就掉脑袋。

萧函对此没有说什么,只加了一句,招收工部之外的匠人,谁若能做出来,便能得到封赏。

京中虽传着陛下沉迷修道长生,更是为此劳民伤财,但处于底层的匠人哪里会在意什么昏君妖道的流言,单是这份诏令,就足够他们为之埋头不眠不休锻造丹炉了。

而工部的那些工匠不知是因为皇帝的限期还是外来匠人的竞争,生起紧迫来。

人的潜力是无穷的。

终于锻造出了薛叶所要的丹炉,上面雕刻的丹纹都蕴含着些许道蕴。

不怪她要求苛刻,毕竟她要炼丹,无论化丹的灵气还是那些灵物俱为不凡,一般的丹炉根本不可能承受得起。

忙于炼丹的萧函根本无心理会外面的风起云动。

……

“师父。”

一身道袍梳着月牙冠的年轻弟子,从马车下来后被都城繁华晃了眼,但立刻被马车里的轻咳声惊醒。连忙转身恭敬去请车里的师父下来。

进了早已打点好的客栈,还遇见了熟人。“玄诚道人,好久不见。”

“上次见面已是数年前了,想不到能在金陵城再聚。”

这两位年岁已高仙风道骨的老人便是是长春观和无量观的观主。

大梁朝道家之风不算淡,而其中数一数二的道观便是南方的长春观和北方的无量观,自前朝起就有敕封,长春观的玄诚道人和无量观的观主云濂道人更是名闻天下几十年,乃是道教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能令他们两位动身来到京城自然不是什么小事。

早在听闻陛下封了一年轻少女为真人时,道教就有些许非议,如今京中闹得动静越发大了,他们也有些坐不住,要知道,道家虽是清净无为,但家大业大分支也多,本身内部的争斗就不小,现在还有个来历不明的人来抢饭碗。

若说陛下亲封真人,又修建道观什么的只是让他们这些正统道教真传有些不满,现下担忧的就是败坏道教名声。什么炼丹修道长生。就连玄诚道人和云濂道人自己也是不信的。

道教的确有些内家养生功法,但也不过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罢了。少有的能身轻如燕,返璞归真,但那已经是少得不能再少了。

炼丹长生那什么根本就是糊弄人的。古往今来,多少皇帝迷信这种炼丹术士,像他们真正的道教传人是不屑与这种欺世盗名,故弄玄虚之人为伍的,免得受了连累。

炼丹这种事也是讲究玄学的,

在炸了几炉药,难得炼出来的也都是些废丹后,萧函已经心平静气了。

走出丹室,“清源真人。”宫人眼中含着一丝畏惧,这几日丹室内炸炉的声音如晴天霹雳,幸好薛真人每每都安然无恙的出来,但也吓得他们胆战心惊。

“陛下想见您一面。”

长春观和无量观在大梁的信徒甚众,两位道人也是威望甚重,连皇帝也须敬三分,现在他们称想与清源真人一会,皇帝也不好拒绝,才命宫人告知,但也是等到萧函从丹房出来。

听了这几句话萧函就全明白了,不就是有人来砸场子么。

但没有立即应下,而挑了挑眉,“既然要见,那就一并都见了吧。”

“黄口小儿,未免太傲气了些。”听到这话,

此次来京都带了自己的真传弟子,还有一些道童。

他们也不是随随便便就找上门,也探知了不少关于这位新封清源真人的消息。但越查下去越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