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22)(2 / 3)

加入书签

得正好,同我见找个人。

姜羡余:谁?

姜柏舟:袁五爷。我托他查任逍遥的消息。

袁五爷手下有几只船队,且在官府有些门路,有时会被征去替官府运粮,背后的势力不小。

前些年走镖搭过他家的船,没曾想遇到水匪,帮过他一把。

姜羡余心想能让他大哥这么说的,肯定不止是帮一把,说不定是救了袁五爷的命。

事实还真如他所料。

袁五爷确实是因为救命之恩,才答应帮姜柏舟查任逍遥,没想到还真查到一点东西。

姜柏舟和姜羡余在望江楼宴请袁五爷。

对方是个面容黝黑、身形魁梧的中年男子,估计也会些功夫。

一来也不寒暄,先将查到的东西递给姜柏舟。

姜羡余凑上前一块看,纸上写的是谢彦成此人的生平经历。

这人半个月前来的金陵,户籍和路引俱全,祖籍杭州,姓谢名彦成,二十有四,是个武秀才,来金陵参加武举。

袁五爷抿了口酒,继续道:姜兄弟说这人身份有假,我便让人去杭州查了查。

这人的户籍和武秀才的资质都有文书为证,但在杭州却查不到多少生活的痕迹,唯有一个住处,也是刚搬去不久的。

姜柏舟拧眉:所以他不但造了一个假身份,还伪造了武秀才的资质?

袁五爷点了点头,轻声道:秀才不比举人,武举也不如科举严格,若是运作得当,凭空多出个武秀才也不是什么难事。

姜羡余却觉得荒谬。

他突然明白了谢承前世所说的时政之弊。

当权者连武秀才的名录都可以左右,那考试选拔又有何意义?对那些勤恳习武求学之人来说,何其不公!

又听袁五爷压低声音道:如今的杭州知府,正是忠王一系。

姜羡余心道果然如此,前世任逍遥便是忠王手下的人。

姜柏舟心往下沉了沉,没想到任逍遥背后如此复杂。看来小弟说他当初故意接近他们,并非没有可能。

得传信回家,告诉爹娘。

烧了吧。他将手中纸递给姜羡余,然后朝袁五爷举杯敬酒,多谢五爷,小弟心中有数了。

姜羡余取来烛台,将手中纸点燃焚毁,又将灰烬丢入一旁的空碗,以茶水浸湿,彻底毁尸灭迹。

袁五爷同他兄弟俩碰了碰杯,劝道:虽不知二位同此人有什么恩怨,但如果没有把握当众撕下他的人皮面具,证明他身份有假,最好不要同他硬碰硬,当心卷入上面的纷争。

多谢五爷提点。

送走袁五爷,姜柏舟和姜羡余兄弟俩的心底都有一丝沉重。

姜羡余懊悔自己那日的草率,引起任逍遥的警觉。若是让他幕后之人知道,兴许为了灭口也会找上他们。

姜柏舟则怀疑起了任逍遥刻意接近他们的原因,也许他们的身份已经暴露了。

而袁五爷能查到这些,背后的势力恐怕也不容小觑。他不该带小余来露脸

他叹了一声,看向姜羡余:今日不该带你来的。

为何?姜羡余不解,任逍遥是我招惹的祸端,自然也要由我来解决。

你不懂姜柏舟话音一顿,想起小余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世,顿时说不下去了。

总之,你要提高警惕,护好谢承和书文兄。姜柏舟叮嘱道,咱们家的事,不能连累他们。

姜羡余点了点头,原来姜柏舟说的是他们家的秘密。

姜柏舟以为他不知道,更以为任逍遥是因此才接近他们。

但姜羡余清楚,任逍遥前世并不知他的身世,否则不会将他当做弃子利用。

只是他突然意识到,没了他离家出走和要考武举的事,家里人也没了告知他身世的契机。

若是这样,他就没办法和家里共进退,正如眼前,姜柏舟就用他不懂来搪塞他。

得想个办法,揭开这个秘密。

正苦恼着,姜柏舟拍了拍他的脑袋,好了,别想了,我先送你回去,也和谢承通个气。

不用,姜羡余道,又不顺路,你也早点回去休息,我告诉他就行。

说着他朝姜柏舟挥挥手,自个就走了。

段宅,谢承和段书文已经回来了。

白日讨论了学问,晚间段书文请几个同窗小酌了几杯,但大家都没醉,段书文还有几分兴奋。

没想到阿承学问进步如此之大,我那几位同窗都说,你这回能夺解元。

谢承笑了下,各位师兄过誉了。

他见姜羡余屋里没点灯,眉头皱了下,小余睡了?

段书文:兴许不在屋里。

谢承推门进去看了看,屋里没人,床铺整齐,茶水也凉透了。

他揉了揉额角,喊来识墨:去问问小余去哪了。

他知道对方也许只是出去透透气,或者去找大师兄了,但人走茶凉的场景还是令他有些烦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