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37)(2 / 3)

加入书签

谢父又思虑一番,道:你姐夫性子软,心里怕是不好受。你劝劝他,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他总要立起来,才能撑起段家。

谢承点头应下。

若非王氏动了从娘家过继孩子、侵吞段家家产的念头,就算她不是姐夫生母,也实实在在抚养姐夫成人,养恩与情分总是有的。

哪怕她对姐夫严苛、对阿姐和启轩挑剔,阿姐与姐夫还是会奉她为母,给她养老送终。

但她如今动了过继儿子的念头,显然是心底始终与姐夫隔着一层,觉得不如娘家血脉亲近。

而姐夫自小就将她视作亲娘,忽然得知真相,心里必然是不好受的。

不知道段父泉下有知,会不会后悔让姐夫认王氏为亲娘

说完这事儿,谢父又道:既然巡抚大人不得空,那便请知府大人做大宾,请陆山长做赞冠。你的表字,为父会同他二位商量。

谢承没有异议,垂首道:有劳父亲。

第二日,姜羡余陪谢承去段家送请帖,见到了段夫人王氏。

她虽然年过半百,身形微微发福,但五官依稀能见年轻时的秀气,只不过似乎习惯了皱眉和耷拉着嘴角,上了年纪之后显得有些凶相。

她听谢承说要行冠礼和办谢师宴,倒是客客气气地恭喜了他一番。待听到谢母想把谢桑柔和小启轩接回家,脸就耷拉下来,面露不悦。

语气也变得阴阳怪气:回去帮衬帮衬倒是应该的,但住久了就怕会惹人闲话。前头亲家母非要让启轩去谢家族学启蒙,就有人戳我脊梁骨,说我段家没男人当家,连孙子都要外祖家来教。

谢承不理会她的讥讽,故作严肃道:何人在伯母面前乱嚼舌根?段家自然是姐夫当家,还轮得到旁人非议?

至于送启轩去谢家族学启蒙,只不过是谢家族学刚好有几位启蒙良师,刘老板和李员外家的小辈都在那儿启蒙,怎么自家外孙反而去不得了?在伯母跟前说这些话的人,怕不是一般糊涂。

王氏轻嗤一声,似笑非笑地看着谢承:不愧是谢解元,嘴皮子比你家姐姐还利索。

谢承面色一沉,姜羡余也跟着皱眉。王氏这话,着实难听了。

段书文立刻起身,对王氏道:儿子这就让阿柔收拾行李,带启轩去谢家住几日。

王氏沉下脸看向他,段书文不为所动。

最后还是前者先撇开脸,算是答应。

段书文便躬身告退,领着谢承和姜羡余去见谢桑柔。

谢桑柔和段启轩早就在院子里等着,一见到人,段启轩就一颠一颠冲过来:舅舅!小舅舅!

谢承笑着抱了抱他,将小家伙递给姜羡余。

姜羡余接收到他的眼神,将小启轩抱在怀里,吸引他的注意,让我看看,咱们小启轩是不是又长高了?

段启轩坐在他胳膊上抻直了背,小手比在脑袋上:我长高了这么多!

姜羡余笑着夸他厉害,又让小家伙给他介绍这棵树和那块石头,在院子里溜达。

谢承则告诉谢桑柔要带她和启轩回娘家住几日的消息,谢桑柔很高兴,连忙叫婢女收拾行李。

谢承又看向段书文:姐夫,我有话同你说。

段书文见他神色郑重,点头道:来书房。

姜羡余带小启轩玩了一会儿,有婢女前来打断,带小启轩去换出门的衣服。

卧室里谢桑柔在收拾衣物,姜羡余不方便进去,就在段书文书房外站着。

过了大约两刻钟,谢承从书房内出来,姜羡余往后看了看,见段书文坐在书案面前低着头,看不清表情。

谢承将门带上,对姜羡余道:我们先接阿姐回家。

姜羡余知道段书文得花点时间接受真相,便没有多问。

倒是要走的时候,谢桑柔抱着段启轩进去同段书文说了几句话。

后来段书文便从书房出来,同谢承和姜羡余一块,将谢桑柔和段启轩送回了娘家。

之后又去见了谢父。

姜羡余不知道他同谢父聊了什么,夜里又偷偷翻墙来问谢承。

谢承:姐夫向父亲借了人手,查段家田庄和商铺的账册。

姜羡余躺在谢承身边,侧卧向他:若是查出来,段大哥打算怎么处置?

谢承道:姐夫应当不会做得太狠,估计就是把王氏拘在家里吃斋念佛,将掌家权交给阿姐。

也是,段家的家产按理来说也有王氏的一份,过继那事如今还没成,只是安插一个娘家人帮忙办事,贪些银子都是小事,段大哥总不能代父休妻

姜羡余顿了顿,但王氏要是闹起来怎么办?她看着可不像会老老实实吃斋念佛的人。

谢承:父亲给姐夫出主意,不追究假账的条件就是王氏得安分,否则就把她和王辉送去见官。

姜羡余十分赞同:这个好,王氏好名声,肯定不愿意闹大。还是谢伯父厉害!

谢承笑着看他:厉害?不怕了?

姜羡余僵了下,往他怀里扭了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