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61章(1 / 2)

加入书签

反正到时候把地方一圈,欢想实业可以宣称,雇佣了多少工程技术人员,动用了多少最先进的大型工程机械,修了多少年云云。

最好还要拍一部记录片,就是用常规方式打造山脉。记录片展示的就是其中一段,哪怕只是几公里,但记录下完整的施工过程。

听完华真行的意见,墨大爷乐了:“那你就去做吧!我们只是讲了一种可能,至于这种可能存不存在,就看你怎么创造条件了。”

华真行:“好的,我心里有数,先去做饭了。”

易彬又接到了最新指示,与西袋州政府展开了新一轮谈判。易彬首先告诉对方,风自宾先生将成立一个环保基金,并以该基金的名义买下西袋州的一整片荒漠。

西袋州政府代表们很惊讶,因为这片土地根本没有种植条件,而且面积也太大了!但易彬坚持,这就是项目合作的前提,否则就不必再谈了。

该基金买下土地,就是提供给欢想实业打造油果树种植基地。

对方问欢想实业想怎么打造?易彬煞有其事地提供了一份资料,包含一部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详细记录了当初的非索港农垦区从无到有的建设过程,那里本是无人荒野,北洛河也不存在,如今却生机盎然……

然后他又用激光全息模拟沙盘,演示了大致的改造计划,主要是墨大爷所说的一期工程,并声明是超算模拟结果,看得西袋州政府代表们目瞪口呆。

不谈后续计划,仅仅是一期工程,十公里长、四百多米高的人工山脉,这么大的工程量,欢想实业能搞定吗?甚至有个不太懂行的代表问道——这是人类目前能修筑的工程吗?

易彬也没有多解释,而是又给他们播放了另一部纪录片,东国的南水北调工程。

在荒漠上堆出这条山脉的工程量巨大,但它就是最简单的土建工程,规模与难度比东国南水北调工程还差着数量级呢!

明面上的谈判过程如此,皆有记录可查,但私下里还有一些未对外公开的细节。

比如风自宾先生承诺,从2033年开始,提供给西袋州的春容丹配额,以如今的配额为基础每年增加一倍,十年后达到十倍水平,但价格会下降到如今的十分之一。

也就是说到了2042年,西袋州居民,总体上可以同样的价格买到十倍数量的春容丹。这本就是华真行与约高乐谈好的增产降价计划,但西袋州那边并不知情。

这里需要介绍另一个背景,春容丹的销售由约高乐代理。它在约高乐手中成为一种资源,给各个国家与地区都有一定的配额。

春容丹在西袋州的“高层人士”中,早已是一种被熟悉、被接受并被渴望的产品,只要买得起的人都想得到它,只可惜数量太少。

配额增加十倍,他们当然求之不得,而价格降至原先的十分之一,更是做梦都想不到的好事。

西袋州人口不多,却是袋国最富裕的地区,人均年收入超过五十万东国币。

假如十几年后每盒春容丹价格降至二百万东国币,就算不考虑收入增长因素,它也能成为中等收家庭可以买得起的商品,就看能不能买得到了。

西袋州政府代表在谈判中提出,可以免费将这片土地提供给欢想实业使用,只要欢想实业能够在二十年内,按计划完成环境改造并生产出树柴油。

至于二十年以后,只要欢想实业能够保证持续的树柴油产出,并专供西袋州,就可以无限期继续使用这片土地,且能免除土地持有税。

但易彬并不同意这种“有条件的免费使用”方案,坚持要以风自宾名下环保基金的名义,按正常的法律程序购买土地。

西袋州政府可以给个优惠的价格,但必须按照这个流程。这一点没得商量,否则欢想实业也不敢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投资。

至于土地持有税,根据用途按袋国法律原本就应免除,但双方应签订一份明确的协议。

易用彬同时还要求,欢想实业投资设立的项目公司,可以自行聘用人员,并拥有独立的出入境管理权。

这么大的工程,需要海量人员长期参与。西袋州当地肯定提供不了,大部分施工人员都来自海外,且出入境往来频繁。

就算改造工程完成后,油果树的种植、维护、采收、加工,仍然需要大量人员。项目公司可自行决定聘用哪些人员,为他们发放工作签证并授予居住权。

就是这个条件,在谈判中又卡住了,西袋州政府不能答应。

于是风自宾才亲自露面,还通过约高乐方面给出承诺,就是春容丹的配额增加与价格下降等交换条件。做决策的都是人,是人就可以沟通,谈判才得以继续推进。

最后达成的协议,只要相关人员不离开种植基地内部范围,也就是那十万平方公里地界,项目公司可拥有出入境、居住权的代管权限。

具体方式,西袋州政府可委托项目公司特别设立一个办公室,按当地法律代为办理。

谈判过程历时一年多,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