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节(1 / 3)

加入书签

“哦,那好吧。对了,大老爷有没有说,这田里的肥还需要怎么施啊?”郭父热切的又询问道。

“这个等我晚点再问问大人。”郭六郎说道。

“诶,你要记得。”郭父不放心的叮嘱。

郭六只得一个劲的点头:“记得记得,我一定记得。”

这一边,还真如郭父担忧的那般,有那村民悔不当初,为着秧苗,大着胆子求到了韩彻这里来。

韩彻摇头,叹气道:“秧苗是按当时报名登记数额去下种的,如今实在是没办法再分与你们。”

韩彻懂村民们的所有难处,也很理解他们如今见好又上的举动。只是当时他们不肯报名,他也就没法提前多播种。

被拒后的村民们心中自是越发懊悔,在又过了七八日后,他们听闻那些有报名领取秧苗的村民,今日有被韩彻派来的人喊去忙秧田秧苗栽种前的准备工作后,便忍不住也跟来瞧热闹。

虽说他们是没办法再领取秧苗,跟着栽种早稻。但一点也不妨碍他们可以现在便过来学点经验。再说了,早稻是不成了,可再有几日,他们也要准备下稻种,育秧苗了。

这会多瞧瞧,说不定有些好的栽种法子,是他们今年也能用上的。

“大老爷说了,再有三四日秧苗就能移栽了。今日有些东西便需要教授给我们!”昨日收到消息,今日一早便过来的郭父笑呵呵的说道。

“才这么短时间,这秧田就长到能扯秧栽种了。那你们岂不是今年真的能栽种两季水稻?”田埂上站着的来看热闹的村民们闻言,俱是一脸的羡慕。

“大老爷说这是因为给水稻催了芽,秧苗长起来的速度可不就快些了么!”郭父喜滋滋的继续说道。

“这催芽的法子是真好,比我们直接把种子洒下去,长得快多了不说,秧苗也更齐整壮硕。”一老者瞧着下方秧田里长势极好的秧苗,不由得感叹道。

之前村民们不敢尝试栽种两季稻,其中便也有大家现懂得的种植技术里,还并未有种子催芽这一步。

所以韩彻这一次,光是在育苗期便节省了不少时间。也别小看了这点节省出来的时间,在种子还未经改良的现在,是能直接影响到两季稻到底能不能栽种成功的关键之一。

“这都得感谢大老爷,他会得可多了。”郭父也跟着感慨道。

不多久,从县城坐着牛车的韩彻赶来,远远的便瞧见秧田田埂上站满了一片村民。待到韩彻一走近,这乌泱泱的一片人头,便齐刷刷的扭转方向,朝着他热切的望了过来。

“大老爷来了,大老爷来了!”

“前面的,莫再往后退了,没地了!”

“哎呦……快拉我上去……”

只听噗通一声响,是村民们在给韩彻让开道时,有人被挤着,一个不小心掉到了旁边的秧田里。

好在的是,秧田最外面一圈未有秧苗。农户人又素来爱惜地里作物,便是摔下田里,这村民也愣是没让自己伤到秧苗。

在被同伴拉上来后,满是泥水的他也没舍得回家去换衣裳,而是一身湿淋淋的重新站到田埂上。

当然,他这一站,也确实有了不小的收获。

韩彻在今日教授给大家的便是插秧前,很重要的秧苗三带。

插前三带不适宜同一天进行,不然容易发生肥力浓度太高,反而有损秧苗的现象。但主要技术要点,韩彻却是可以今日便交给大家。

“这第一带,指的是带土。”

带土这里,种过水稻的村民都是知道一些的。秧苗根茎带土,有利于秧苗移栽后生长强壮。

“第二带,指的是带药,咱们也可喊做‘送嫁药’。”

秧苗移栽前便喷洒一些药水,能一定程度防治水稻后期生长的虫害。

“第三带,指的是带肥,咱们同样可以喊做‘送嫁肥’。这秧苗移栽前可看做嫁闺女那般,得给它带着些‘嫁妆’走。”

田埂上站着的村民们在听到韩彻的这些个比方后,不禁哈哈大笑了起来。

可不就是这个道理么!

都知道疼爱闺女的人家,会给闺女多置办些嫁妆去婆家。这秧苗换个地方,当然也得给它带些“嫁妆”走,它才能长得更好!

许是打了这比方,村民们很容易的就将插前三带的技术要点全记住了。他们在记住后,还很热心的到处去与人分享。

“大老爷说了,这扯秧苗,原来也是要给它们准备‘嫁妆的’!”

那日未能到现场的人:“”

难不成他们过去种植水稻产量不高,竟是因为没给它准备“嫁妆”么?

争抢

日暮时分,东城门口处,偶有一两人行走,皆脚步匆匆。

守城衙役瞧了瞧天色,走到一旁拿起擂鼓,敲响了关闭城门前的第一遍鼓声。

“咚!”

这时城门口突然有一群汉子快步奔进,在其后面是一辆牛车,牛车上坐着两个人,其中一个俨然正是韩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