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8节(1 / 3)

加入书签

对于拥立昌王为太子一事,自是引起了颖王一党的激烈反对。

但是老皇帝已经病重到昏迷多日未醒,朝堂上,宰相杨升和吏部尚书杨光奇团结了好几位重要大臣,再联合了后宫昌王生母杨妃。

因为外朝官是没办法进入到皇帝内宫里来的,昌王一党便是牢牢利用杨妃受宠,掌控住后宫,展开行政关系,最后终于将昌王成功拥立为了太子。

昌王被拥立为太子后,其首要任务就是再抓牢财政大权。因为钱财和粮食掌控好后,既可以通过军费掌控各军队,又能以赋税操纵市场和士人。

于是在昌王上台后,他便立即任命表兄杨宇为度支司郎中兼盐铁转运副使。

度支司掌管天下租赋,物产调配和水路运输等,就相当于财政部部长。同时还抓牢了盐铁专卖,因为杨宇虽为副使,势大的他才是实际掌权人。

接着昌王一党就是要尽快把持住京城的禁军军权。

只是这一步进展并不怎么顺利,因为目前掌控京西诸城镇行营兵马的节度使魏朝,乃是颖王妃的堂兄。

颖王一党之前就能跟昌王一党分庭抗礼,自然也不是吃素的。

这日下午,齐五郎下职后,又过来韩家接大娘和齐悦。

然而这才刚一走到大门口,齐五郎就瞧见韩彻也刚带着韩老三乘坐马车回来。最要紧的是,他们所乘坐的马车还带有宰相府的标记。

“二郎,这是发生何事了?”

最近这段时间,朝堂上两派争斗得那叫一个激烈又凶残。只是韩彻虽为户部司郎中,也勉强算得上京官里的高官行列,不过他入职时间还这般的短,相交往来友好的官员也没几个。

最关键的是,韩彻到底身负着太子旧人的身份,难免遭人忌讳警惕。

“也没什么多大的要事,就是找我去府上说了会话。”进入到书房后,韩彻方才言道。

“若无大事,怎的专门找你过去?”齐五郎一脸忧心。

“……”韩彻叹了口气。

杨升作为宰相,说要见他,正常情况下,韩彻是没办法能拒绝的。

事实上,韩彻被叫过去之后,杨升也没说多要紧的事。不过是就今年棉花推广种植成功,对韩彻大力夸赞了几句,然后还又说了一些勉力他的话。

实属纯粹的职场上,上司见下属时的正常谈话。

唯一有忌讳的点,则在于眼前处于这么一个关键时间。

“姐夫,你观昌王如何?”韩彻就问道。

齐五郎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想了许久,方才言道:“昌王虽为太子,但到底还未行册封之礼。”

是的,昌王虽被杨升他们成功拥立为了太子,把持了不少朝政大事,但却也因老皇帝昏迷不醒,颖王一党以此为由,使得昌王迟迟未能行册封太子的大礼。

大礼一日未行,昌王这太子之位便一日未能真正被朝臣和百姓全面认可。

“是啊,名正才能言顺。”韩彻说道。

听闻这话后,齐五郎的眉头皱得就更紧了。

昌王这个太子的身份到底来得不够名正言顺,宰相杨升等人为了能够集中权力,尽快全面掌控朝政,难免便开始到处拉拢百官。

然齐五郎并不知晓的是,真正让韩彻担忧的是另一桩事。

没几日,宰相杨升等人还在朝堂上,对韩彻的才干大力夸赞了好一番。然后昌王还以太子的身份,对韩彻进行了嘉赏。

甚至连带韩彻的家人,柳氏和三娘四娘等,都得到了许多名贵布帛和珠宝首饰等奖赏。

之后拥护昌王的那些世家大族们还时常宴请韩彻,其家眷们也宴请柳氏大娘她们。更有不少青年才俊,表露出愿意与韩家结亲的意愿。

韩彻做官这许多年,也并非傻子,

“二兄,对外说我和四娘都感染了风寒,近日不宜出门吧。”这对这一情况,三娘就过来跟韩彻如此说道。

“好。”韩彻感叹的看着三娘。

说实话,他历来是知晓三娘聪慧的,可却未曾想过三娘这么一个小姑娘,在政治上还能看得如此清楚。

“二兄,你最近也要多加小心。” 三娘还不放心的又叮嘱道。

“嗯,我都知晓的。”韩彻笑着点点头。

一如韩彻之前所担忧的事情,到底还是发生了。

尽管韩彻已经尽可能的在全面保持中立,不参与到两派的争斗当中去,但终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在对方这么一番操作下,所展现出来的便难免给人一种韩彻和户部司一干人等,都归属了昌王一派的感觉。

哪怕实际上,韩彻跟昌王从头到尾都未曾相交过。便是整个党派里的官员,除了公务上的必要,韩彻也从未私下交往过。

当然,被这么对待的也不止韩彻一人。只要不是明确拥护颖王一党的一干官员们,都先后受到了昌王一党的拉拢。

颖王一党里的人,又如何能看不明白这些操作的真正目的。对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